叫好叫座“破圈”吸粉 国产电影掀起暑期观影热潮

2023-08-08 07:03来源: 经济参考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为我国电影市场重要档期,暑期档电影票房约占全年票房三成。今年的暑期档电影市场不仅重回“百亿时代”,更是创下中国影史7月票房新高。尤其是国产电影异军突起,掀起暑期观影热潮,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佳绩。

  从《八角笼中》到《消失的她》,再到《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谁是暑期档最大“黑马”目前还难以预测,但有一点已成定论:靠观影惯性、路径依赖“躺赢”已是过去时,更多中国影人开始思考“中国观众需要怎样的电影”。

  中国影史7月票房创新高

  刚过去的7月,全国有2.12亿人次观影,总票房达到87.17亿元,创下中国影史7月票房新高。

  正在进行中的暑期档“下半场”同样如火如荼,热度超预期,迎来供需双振。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自6月21日起,连续48天单日大盘破亿元。截至8月7日10时,2023年暑期档已有97部影片上映,观影人次超过3.63亿人次,票房达147.36亿。

  超高热度的一个表现是,影片数量多、种类多、观众更多。丰富的优质供给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差异化观影需求,带来排片数量、观影人次“双上升”,加速推动电影市场回暖。

  今年暑期上映影片涵盖剧情、动作、动画、悬疑、犯罪、喜剧、科幻、恐怖等多种类型。记者在多家影院看到,观众中不仅有享受暑期的“学生党”,还有很多亲子家庭以及不同年龄层的“饭搭子”“电影搭子”“广场舞搭子”结伴而行,拓宽了今年的观影群体。

  超高热度的另一个表现为多个国产“黑马”不断出现,拉动多频次观影比例持续走高。过去暑期档影片的格局是“一部头部影片领跑,其余影片表现平平”,今年的 “塔尖变宽”,多部“黑马”影片都表现不错。例如《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消失的她》等国产类型片刷新纪录,《封神第一部》等多部暑期档“黑马”受到影迷热议。

  上映时间方面,《八角笼中》《消失的她》于6月底上映,《长安三万里》于7月上旬上映,《封神第一部》于7月下旬上映,几个表现超预期的“黑马”上演“接力赛”,吸引影迷多次走进影院,拉动档期多频次观影比例持续走高。

  业内认为,随着创作、投资、制作、发行、放映等环节的进一步恢复,中国电影市场加速回暖,行业信心持续高涨。2023年电影市场有望迎来供需双振,预计全年票房能达到450亿元至500亿元。

  国产电影叫好又叫座

  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异军突起,票房与口碑表现喜人。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7日10时,单片票房前五位全部由国产影片包揽:其中《消失的她》票房35.15亿元,《八角笼中》票房21.39亿元,《封神第一部》票房16.69亿元,《长安三万里》票房16.53亿元,《热烈》票房7.22亿元。

  尤其是以唐诗及唐代诗人生平为灵感、取材自唐代历史故事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与脱胎于中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的奇幻电影《封神第一部》,创新表达手段,以电影的方式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接棒成为暑期档新一轮票房收割机。

  事实上,今年暑期档以好莱坞大片的扎堆上映开局。6月1日至6月20日之间,《蜘蛛侠:纵横宇宙》《速度与激情10》《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闪电侠》《疯狂元素城》等进口电影陆续上映,并轮流占领单日票房冠军的交椅。随着6月下旬国产片《消失的她》《八角笼中》的上映,局面发生逆转,暑期档的“超级爆款”开始由四部国产影片占据。进入7月,制作精美、内涵丰富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与奇幻电影《封神第一部》好评如潮,在一片唐诗的集体吟诵与《封神演义》的重读中,观众“传统文化的DNA动了”。

  这一幕也是近来国产片与进口片呈现新格局的一个真实写照。“进口片领跑、国产片陪跑”的格局正在消弭,取而代之的是国产片刷新纪录、崭露头角。

  “三大变化”折射国产电影新趋势

  电影市场暑期档火爆,折射出国产电影市场三个变化:

  ——从“流量驱动”向“内容驱动”转变。

  多位影评人表示,前几年国产电影卖座的一个首要条件是流量明星主演,“天价片酬”构成了最大的制片成本,因此用于提升剧本、制作质量的成本受到挤压,无法保证影片质量。今年口碑与票房双赢的影片均无流量明星出演,但靠饱满故事、诚意制作、跌宕剧情吸引了观众。

  ——从“单一类型、题材重叠”向“多元类型、题材分散”转变。

  今年暑期档国产影片涵盖喜剧、悬疑、科幻、体育、动画等多种类型。与此同时题材进一步拓宽,有取材自传统文化的动画影片,有虚构的悬疑作品,有以神话为蓝本进行二次创作的奇幻电影等。多位影迷表示,单一类型的电影会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而今年影市的一大特征是类型与题材多元,类型集中度显著降低,题材重合度也很低,吸引了更多观众。

  ——从“翻拍模仿”向“形成风格”转变。

  今年以来,影像与观众互为主体建构,推动国产电影美学进步显著。国产影片的一大突破体现在由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的IP翻拍走向了自主创作,逐渐在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国产电影民族风格的形成与当前观众日益提升的观影偏好与审美提升关系密切。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孙佳山说,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在票房冲破百亿门槛并不断高歌猛进、实现电影史上罕见的指数式增长之后,又经过疫情期间的调整,如今正站在新的起点。

  新周期开启,“吃老本”的路径依赖与“吃规模红利”的躺赢,不奏效了。一种新的共识正在形成:中国影人逐步在摸索中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开始思考并践行“中国观众需要怎样的电影”。中国电影应当进一步寻找立足本土特点、满足本土需求的手段与方法,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记者 张漫子 杨淑君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题:“站在甲板上,心里特别自豪”——香港市民参观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点燃爱国热情 正在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9月30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区,从当日起至10月2日组织舰艇开放交流活动。
02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
02
10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长4.03%,累计通过量达1.28亿吨,同比增长11.15%;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3998艘次,同比增长5.2%,累计通过量达1.32亿吨,同比增长11.49%;共保障3330.45万吨民生物资过坝,持续为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发挥和沿江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01
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当日是国庆节,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共庆祖国华诞。
01
9月29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城道幼儿园举行的“花好月圆 古韵迎中秋”主题活动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彩绘灯笼。随着国庆、中秋的临近,各地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01
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国庆、中秋将至,各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喜迎“双节”。
3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