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

2023-07-28 08:58来源: 新华网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

  我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近期利用“中国天眼”发现,著名微类星体GRS 1915+105的黑洞存在亚秒级低频射电准周期振荡现象,就像微弱的射电“脉搏”。这是国际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有望打开黑洞射电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该研究由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团队牵头完成,相关成果7月2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专家在“中国天眼”馈源舱前进行现场考察(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5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总控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5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总控室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责任编辑: 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