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https://flv1.gmw.cn/gma/20230725/20230725091945613_7704.mp4
现代人出门旅行,
一部手机全搞定,
可在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古代,
他们的旅程却也是多姿多彩,
出门不仅要做攻略,
还要查“身份证”,
甚至还会发“朋友圈”,
一起来看看古人旅游那些有趣的事儿吧。

古人出行也要做攻略?
无论古今,
跟着资深旅行博主走总没错。
作为“中国第一旅游博主”徐霞客,
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所写的《徐霞客游记》。

对中国的山川名胜、地形地质、民情风俗等都进行了详细记述。
可谓一册在手旅行不愁。
古人出门也要查“身份证”?

由于战事,
古代各国设卡立哨十分普遍,
普通人要通过这些关卡就得接受“查证”。

古代所查的“证”,
也就是影视剧中常见的通关文牒。
通关文牒,
也被称为符、节、传、过所、公验、度牒、路证等,
是古代通过关戍时拿的通行证。
比如,唐三藏西天取经时一路盖章的那个小本本。
因此即使是一些社会“名流”,
想要蒙混过关也很难。
古人出行带什么?

古人旅行动辄数月,
行李里要准备各种生活用品。
除了衣服、铺盖、炊具外,
笔墨纸砚、酒器、茶盏、斧子、锄头、刀子等都不能少,
甚至夜壶也必须自带。
古人旅行如何发“朋友圈”?

不像今人有微博微信朋友圈,
古人纪念出行的方式就是写文和绘画。

当然古人的画作更多追求意境之美,
跟实际可能会有所出入,
可以看作古代版的照片P图。
部分驴友还会把诗刻在石碑上,
当作“到此一游”。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爱旅游的人会懂更多哦。
文字整理、视频制作:光明网 产婉玲
素材来源:综合大众日报、上林县融媒体中心等
[责任编辑:
季爽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