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荔枝园里采摘
盛夏,在漳浦县赤岭乡杨美村畲家生态农场荔枝园里,一批晚熟荔枝挂满枝头。农场里,荔枝园的农场主蓝亚明正组织工人进行采摘,随后称重、包装并运往全国各地。
“今年的荔枝迎来丰收季,平均每棵可采收150斤左右,产值近4000元。”看着红色荔枝果实,蓝亚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
赤岭乡是漳浦晚熟荔枝的主产区之一。在还没开发晚熟荔枝之前,果农们大都种植兰竹和乌叶等传统品种。
工人在整理采摘的荔枝
“传统品种荔枝大多集中在6月份上市,虽然产量高,但价格不太理想。价格最低时,一斤乌叶荔枝的收购价才1-2元。”种植户蓝衍林说,有些果农干脆把荔枝树砍了,改种别的果树。
2013年,蓝亚明以及当地的果农在荔枝收购商的引导和建议下,从云南引进琼A4等品种进行嫁接试种,晚熟荔枝经过修剪、控梢、控花等精细化管理,试种取得初步成功并在当地得到推广。
后来,赤岭乡又相继引进井岗红糯、仙进奉、双肩玉荷包等品种,这些品种肉质细软,清甜爽口,多吃不腻,深受消费者喜爱。
称重、包装后,荔枝将销往全国各地
“赤岭晚熟荔枝集中在7月中旬以后上市,相比其他地区的晚熟荔枝,上市时间大概推迟了一周。”漳浦县农业农村局经作股股长蔡小玲介绍,因为赤岭乡纬度较高,温度较低,晚熟荔枝上市的时间比较晚,正好避开了6月份全国各地荔枝上市的高峰期。因此,晚熟荔枝的销路和市场售价都更具竞争优势。
目前,漳浦全县共种植晚熟荔枝近2万亩,晚熟荔枝品种占比逐年提升。在漳浦县农业农村局的牵头下,该县每年不定期召开荔枝“高接换种”培训班、现场观摩会,邀请专家为果农提供专业指导,打造漳浦晚熟荔枝特色品牌。(文/图 林惠卿 刘思考)
转自漳浦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