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学游、民俗游升温 各地博物馆成打卡“网红”地

2023-07-24 10:10来源: 央视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央视网消息:进入暑期,欣赏文化演出、观看电影成为不少人的假期选择,一些博物馆也相继推出了暑期展及各类体验活动,为市民游客打造可互动的公众文化空间,文化演出市场不断升温。

  暑期文博热:各地博物馆纷纷“上新”

暑期研学游、民俗游升温 各地博物馆成打卡“网红”地

  眼下,暑期“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许多博物馆推出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和教育活动,并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在上海,只在周末晚间才开放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吸引了不少民众,小朋友们可以在博物馆开放的户外庭院里参与手工活动和游戏,感受独特的博物馆夜间氛围。

暑期研学游、民俗游升温 各地博物馆成打卡“网红”地

  电影《长安三万里》引发“唐诗热”

  除了走进博物馆,电影院里传统文化主题也备受青睐。这个暑期档,以唐代历史为背景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诗人高适的视角,讲述了高适与李白的友谊,其中众多古诗句的表达,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唐诗三百首的隽永魅力。

暑期研学游、民俗游升温 各地博物馆成打卡“网红”地

  文化展览同样为民众打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北京,首届中国文房艺术展正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举行,共展出文物600余件,其中有超过2/3的文房器具都是首次展览。这里的各类体验活动也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场生动的暑期社会文化课堂。此外,暑期以家庭和学生为主的研学游也在不断升温。

暑期研学游、民俗游升温 各地博物馆成打卡“网红”地

  贵州雷山:非遗民俗文化受热捧

暑期研学游、民俗游升温 各地博物馆成打卡“网红”地

  这个暑假,贵州雷山县郎德景区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大家走进苗寨,吹芦笙、跳苗舞、学苗语、抓鲤鱼,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山西长治:红色研学游升温

暑期研学游、民俗游升温 各地博物馆成打卡“网红”地

  在山西长治黎城县,黄崖洞文化旅游区最近迎来了客流高峰,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们在这里重温红色历史、感受红色精神。不仅如此,太行山脉中部典型的嶂石岩地貌,变化多样的岩石色彩和壁立千仞、雄伟奇绝的地质特征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研学。据了解,进入暑假后,这里每天的游客接待量达到了7000—8000人次,是日常平均接待量的3倍左右。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经过三年多建设,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于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
29
青海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已有上百年历史,2011年,该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9
近日,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境内的大兴安岭西坡地区秋意正浓。
29
当晚,“世纪璀璨——无人机灯光秀”表演在上海世纪公园举行,1000架无人机在世纪公园镜天湖上空组成“国庆快乐”“盛世华诞 家国同庆”“浦东欢迎您”等字样和玉兰、荷花、梅花等花卉图案,在国庆假期即将到来之际,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视觉盛宴。
28
9月27日拍摄的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秋景(无人机照片)。近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秋意渐浓,景美如画。近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五角枫生态旅游景区秋意渐浓,景美如画。
28
9月27日,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项目通车。9月27日,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项目通车。9月27日,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冀辽界)至盘锦段改扩建工程项目通车。
28
9月26日,“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暨长三角联合招聘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
27
9月26日,雨后的贵州花江大峡谷云雾笼罩,花江峡谷大桥如同“钢铁巨龙”腾跃峡谷之上。
27
9月25日,2025年“祝福祖国”巨型花篮正式完工,亮相天安门广场与市民共度佳节。
27
这是9月25日晚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内工作的画面。
2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