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朱一龙、倪妮主演的悬疑电影《消失的她》热映,这部电影情节紧凑、扣人心弦,诸多“反转”让观众直呼“意想不到”。
(提示:内含严重剧透!还没看的小伙伴先收藏哦~)
剧中主人公何非从小额网络赌博“入坑”,一步步发展成线下赌博,继而借高利贷欠下巨额赌债,这也导致了他和妻子的人生悲剧。
观影后很多观众不禁想问,赌瘾为何难戒?何非在加害妻子之后,为何执着于报警立案?婚内一方有赌博等恶习,另一方该如何及时止损?
对于其中的法律、心理等问题,本刊邀请北京朝阳区法院法官徐可卉、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干预部主任安静为大家作权威解答。
剧情回放:
何非(朱一龙 饰演)带妻子李木子去某国旅游,妻子却“神秘失踪”,何非坚持要报警,当地警方不予立案。
此时,一个陌生女人(文咏珊饰演)出现在何非身边,称自己是何非的妻子,这让何非感到毛骨悚然,他急于摆脱对方,自乱阵脚。
随着剧情展开,何非的“真面目”逐渐展现在观众面前。原来他深陷赌博,欠下巨债。何非丧失理智,为继承妻子李木子的巨额遗产,加害于她。
李木子的闺蜜沈曼(倪妮饰演)发现李木子失踪后,和朋友一起设局接近何非,展开追查,最终真相大白。
法官解读:
北京朝阳区法院法官徐可卉
Q:妻子“失踪”后,何非为什么主动要求当地公安部门立案?他不怕成为嫌疑人吗?
A:这么做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尽快洗脱嫌疑。
何非和妻子出国玩,走的时候是两个人,回来的时候只剩一个人,他的嫌疑非常大。何非想通过“急于”寻找妻子的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嫌疑。
原因之二,是想尽快启动李木子的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程序,以便及早控制其财产。
根据《民法典》关于宣告失踪程序的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
李木子没有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何非自然成为其财产代管人。《民法典》还规定,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此外,《民法典》规定了宣告死亡程序:自然人下落不明满四年,或者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可申请宣告死亡。而且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不受二年时间的限制。
所以,待李木子被宣告失踪后,何非作为其配偶,可以依法代管李木子的个人财产;在李木子被宣告死亡后,何非作为唯一的法定继承人,即可继承李木子的遗产。
Q:何非加害被继承人,是否会失去继承权?
A:何非故意杀害被继承人,已经彻底丧失了继承权。根据《民法典》规定,有故意杀害被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等行为的,丧失继承权。
在被害者李木子没有遗嘱或遗赠,且也没有其他法定继承人的情况下,其遗产可依法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
Q:何非将妻子骗到国外并加害,可否要求何非回国受审?
A:根据《刑法》(2020年修正)第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这就是刑法“属人管辖”的条款。
简单地说,具有我国国籍的人,在国外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例外情况是:按照我国法律规定最高刑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追究。
如果何非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该罪的法定刑,可以要求其回国受审。
以上只是我国在管辖权上的规定,但能否回国受审,还要看该国的管辖权规定,以及该国是否与我国签订了相关引渡条约、是否准予引渡等具体情况。
Q:电影中何非欠赌债,随后又被殴打立下字据借高利贷等。这些债务可以不偿还吗?
A:这些债务不受法律保护。
电影中,放高利贷以及殴打何非的一伙人在赌场目睹了何非赌博、输钱的整个过程,随后跟着何非,故意向其提供高利贷借款,他们明知何非的借款用途是赌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第二次修正)》中的第四项规定,出借人事先知道或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双方之间的借款合同无效。对方如果告到法院要求还这笔钱,不会得到支持。
Q:婚内李木子有义务帮何非还赌债吗?
A: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夫妻一方在从事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中所负债务,第三人主张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我国,赌博、吸毒均为违法行为,其中产生的债权债务亦不受法律保护,更不能认定为由其配偶共同负担的夫妻共同债务。
因此,李木子没有义务帮何非还债。
Q:如果李木子离婚,她可以以对方婚内存在赌博等重大恶习为由,要求对方少分财产,或进行相应赔偿吗?
A:《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何非的赌博行为可以被认定为挥霍夫妻共同财产,从而在离婚时少分财产。
另外,《民法典》还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何非的赌博行为即属于第五项的“其他重大过错”,这也是《民法典》新增设的概括式兜底规定。李木子可以据此请求损害赔偿。
Q:现实中,如果婚内发现对方赌博,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
A:第一,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在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民法典》,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如果在婚内发现配偶有嗜赌等行为,可以在不起诉离婚的情况下直接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案由是“婚内夫妻财产分割纠纷”。
第二,可以进行婚内财产约定。
可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契约的形式约定婚后各自收入的归属、管理、使用、处分、收益及债务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清算等事项。
第三,注意留存证据。无论是要求婚内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还是双方进行婚内夫妻财产约定,一定要注意留存对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证据,可以是银行流水或相关欠条、转款记录等,一旦到法院进行诉讼,这些都会成为对己方有利的证据。
心理专家解读: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干预部主任安静
赌博为何上瘾?
赌博成瘾,是指一种持续反复发作,无法自控的赌博冲动行为。
赌博的胜负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会增强个体对胜利的渴望;而一旦体验到赌博成功的愉悦后,就形成了对这种愉悦的更强烈的期待,激励赌博者继续获得更多奖赏反馈和内心的满足与愉悦。
这种对愉悦的期待和满足反复多次,不断得到强化,就会促使个体越来越深地陷入其中。赌博的过程就是对“赢钱奖励”的渴望感、激励感和兴奋感的追逐,这与大脑的奖赏系统有关。
多巴胺是大脑奖励系统中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大脑释放多巴胺时,大脑的兴奋程度、愉悦和满足感明显增高。
然而,多巴胺长期过量分泌会影响其耐受性,需要重复同样的行为才能产生同样的奖赏信号,进而获得期待感、满足感和愉快感,会强化赌博行为。
此外,多巴胺会提高兴奋水平,减少对风险决策的抑制,也就是赌徒心理“越赌越大”“越赌越多”。
赌博成瘾,为何会让人丧失理智?
赌博者随着赌博行为越陷越深,认知能力不断下降,可能会有认知偏倚、认知狭窄等问题,比如他们当前生活中可能只有赌博的输赢,又或者错误地估算赌博的概率结果等。
他们通常会变得孤注一掷,而忽略生活中还有其他;又或者在输得一塌糊涂之后,对人生绝望,做出极端行为;还可能由于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受损而赔上全部身家。
长期赌博会使个体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狂躁、抑郁等情绪的交替中,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可能使个体情感淡漠,丧失人性,不良的情绪也可能会诱发不适的行为。
此外,过度沉浸在赌博中,会丧失对其他事物的信心和兴趣,也会失去对他人的关注和关爱。
赌博成瘾怎么办?
首先要了解赌博的危害,预防出现赌博行为。
赌博者可能在赌博中寻求刺激获得即刻满足和快乐,而缓解压力或者逃避现实问题。
所以如果刚刚开始赌博,要及时调整内心状态,用积极的方式调整当下的压力和不良情绪,比如多元化自己的生活,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多做让自己愉快和放松的事情,争取尽早终止赌博行为。
然而,如果赌博成瘾达到一定的程度,可能就属于精神疾病范畴了。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有对“赌博障碍”或“病理性赌博”的诊断。一旦赌博行为持续反复发生而无法自控,赌博者在社会功能上适应不良等,就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可通过药物、心理治疗等方法帮助解决赌博成瘾,以及赌博继发的情绪问题等。
文/本刊记者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