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
要说大家最烦的是什么
大概就是不时出现在耳边
蚊子的“嗡嗡嗡”了
最近有一条消息
说今年夏天
天津的蚊子似乎少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年蚊子密度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家住南开区的李女士经常在晚饭后带孩子遛弯儿,防蚊液、驱蚊手环、止痒花露水……准备得可齐全了,结果却发现,这些没了用武之地。
对此,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工作人员秦娜告诉记者,入夏以来对蚊子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蚊子的密度确实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高温是主要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呢?蚊子是一种变温动物,最喜欢的温度区间在25℃至30℃之间。在这个温度区间内,温度越高,蚊子越活跃。但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蚊子的活动量就会降低,当空气温度达到40℃时,蚊子无法产卵,同时也会慢慢死亡。
入夏以来天津的天气干热、降水量少、湿度降低,即便是雨后,气温仍居高不下,一些积水很快被蒸发掉,没被蒸发掉的积水也因为太阳照射,温度持续升高,蚊子的幼卵无法生存。因此蚊子密度没有往年高。
大家还是要做好防范
目前,市疾控中心在监测中发现,出现在我市的蚊子有18个品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淡色库蚊,占比90%以上,另外一种常见的是白纹伊蚊,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黑花蚊子”“毒蚊子”。
“每年七八月份是蚊子出现的高峰期,市民仍要做好防蚊。”秦娜说。市疾控中心给出一些建议,在公共区域,政府部门、单位、小区要及时排干房前屋后的积水,减少蚊子的孳生地。居民家中应清除家居环境的积水,例如花瓶及花盆底座的水等。蚊子出没频繁的时段是7时到10时、16时到19时,这段时间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地下车库、垃圾场等地逗留。
转自: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