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单位强征员工朋友圈”说“不”

2023-07-04 10:05来源: 羊城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木须虫

  前不久,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则“职工不转发朋友圈被罚1万元并开除”案例,引发广泛关注。2017年,某妇产医院开展员工微信朋友圈推广活动,该医院驾驶员陈某因未按要求转发相关链接,被扣除工资1万元,并被解除劳动关系。法院认定结果:朋友圈内容应由个人自主决定,涉事单位赔偿损失。记者采访发现,陈某的遭遇引起热议的背后,是不少劳动者对用人单位强制要求转发工作信息行为的不满。(7月3日《工人日报》)

  应当说,强制要求员工在微信朋友圈推送工作信息,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毕竟员工的微信朋友圈属于个人的社交场所,朋友圈所隐含的“媒介”价值也是个人所有,并非用人单位的资源,因此,未经员工同意强制征用,明显是对员工个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同时,将员工微信朋友圈推送信息,与用工管理结合起来,动辄罚款、扣工资,甚至解除劳动关系,明显违背了劳动合同法所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正因如此,几乎所有劳动者都会对用人单位强制要求转发工作信息表示不满,但员工微信朋友圈被强行征用的新闻依然屡见不鲜,不少受访者表示虽然反感,但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忍气吞声,默默完成这份“分外的任务”。

  要让人们对这类侵权敢“说不”,首先必须在制度层面对这些行为“零容忍”,将其明确为“禁止”的范畴,无论是商家、用人单位还是个人,都不得强占他人朋友圈;其次,劳动权益保护机构应当将“强占朋友圈”纳入到劳动侵权治理范畴,旗帜鲜明地反对,为劳动者撑腰,干预纠偏,督促用人单位明界线、守底线。

  用人单位强占员工朋友圈,很大程度折射出其非理性的流量焦虑。事实上,员工的朋友圈尽管具有一定的流量性质,但朋友圈的“朋友”往往都不是“粉丝”,大多会对商业广告信息比较反感,因此,推介的效果比较有限,过于频繁甚至会适得其反。

  不仅如此,违背员工意愿,也会让企业丧失向心力,减损归属感,可谓得不偿失。

  换一个角度看,那些自发在朋友圈发工作信息的员工,往往都对单位的产品或理念认同,所发信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积极态度与被迫发送的信息相比,有霄壤之别。可见,用人单位也要走出流量焦虑,自觉摒弃强制的管理手段,去尝试更多激励方式,让员工自愿合理有度使用朋友圈推介工作信息,让彼此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在213国道汶川映秀段,由刘先友、刘明父子守护17载的民间植物园——汶川植物园蓬勃成荫,如同苔花绽放在岷江的高山峡谷间。在213国道汶川映秀段,由刘先友、刘明父子守护17载的民间植物园——汶川植物园蓬勃成荫,如同苔花绽放在岷江的高山峡谷间。
13
4月2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黄岗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林业人员在寻找蒙古郁金香。5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黄岗梁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一只昆虫落在蒙古郁金香上。
13
当日,中铁建大桥局承建的深江铁路关键性工程跨磨刀门水道主桥东主塔封顶。该桥横跨中山和江门两市交界的西江磨刀门水道,为140米高墩大跨斜拉桥。
12
5月9日,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巴胡塔苏木伊和布拉格嘎查,农民驾驶北斗导航的拖拉机翻地(无人机照片)。5月以来,内蒙古东部“粮仓”通辽市迎来多场接墒雨,带来充沛墒情。
12
5月11日,河北省卢龙县卢龙镇一家生态农业合作社的社员在田间管护贝贝南瓜秧。近年来,河北省卢龙县引导农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规模化发展果蔬等特色农业,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12
洮河大桥是兰永临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大桥全长562.16米,主桥采用净跨400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洮河大桥是兰永临高速公路的“咽喉”工程,大桥全长562.16米,主桥采用净跨400米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
11
当日,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55公斤级比赛在浙江江山举行。当日,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55公斤级比赛在浙江江山举行。当日,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女子55公斤级比赛在浙江江山举行。
11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光明网联合快手共同发起《健康享“瘦”当夏》主题征集活动。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