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的由来,你知道吗?

2023-07-03 09:59来源: 南京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秦淮河

  素有“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之称

  流淌其间的,不仅是澄澈的河水

  还有着船载斗量、千古流传的诗篇

  更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厚重历史

  孕育了南京灿烂的历史文明

  秦淮河是南京最大的地域性河流。北源句容河,南源溧水河。一水秦淮,贯穿南京腹地,作为南京的“母亲河”,对古城南京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秦淮河分为内河与外河,外秦淮是明城墙外侧的护城河,内秦淮河道流经夫子庙,全长五公里,也就是古今闻名的“十里秦淮”秦淮风光带精华所在。

  秦淮河的由来

  相传秦淮河是秦始皇为破金陵“王气”而开凿的。秦始皇扫灭六合、统一天下后,东巡会稽,路过金陵,因身边擅长望气的术士曾言此地“江东有天子气”,便要破除南京的“王气”。

  南京城有一条河叫淮水,也叫龙藏浦,城南的方山因形似玉玺,也叫天印山。龙藏浦原本并不流经南京城区,是秦始皇下令凿断方山附近的长陇,让水流改道向北,穿城而过,流入长江,以将南京的“天子气”顺着长江一泻千里。因此,后世人就让淮水改姓为秦,秦淮河由此得名。

  而秦始皇最终也没有镇压住南京的“天子气”,东吴大帝孙权就建都于南京。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南京的秦淮河原本是一条天然的河道,只是局部地区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并非是完全的人工河,秦淮河之名也一直到唐朝之后才流传开来。

秦淮河的由来,你知道吗?

  历史沿袭

  石器时代

  远在石器时代,秦淮河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在秦淮河上古老的“长干桥”旁,公元前400多年,越王勾践建造起城池——越城。

  沿古河道向西,又有古石头城遗址,是三国时的城防工事。在唐代人的《建康实录》和宋代人的《六朝事迹编略》中说,诸葛亮曾赞叹南京地形是“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所以南京又有“石头城”的别名。

  六朝至宋代

  自六朝时期开始,秦淮河两岸成为名门望族的聚居之地。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到宋代又逐渐复苏为江南地区的文化中心。

  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富贾云集,画舫凌波,人文荟萃,俨然一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景象。从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华景象和特有风貌被历代文人所讴歌,留下了不胜枚举的佳作。

  城市记忆

  一条秦淮河,承载了太多南京记忆

  孕育了古老的南京文明

  是名副其实的“南京母亲河”

  千百年后,这里的桨声灯影依然明亮

  如今已成为南京的

  文化符号和城市地标

  向世人展示着她的活力与多姿

秦淮河的由来,你知道吗?

  内容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丁劼 实习生 裴晓菲,南京市秦淮河河道管理处

  视频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克良辰

  图片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丁劼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在失重舱内进行空间科学实验 在飞上太空前的转椅训练中 桂海潮一开始有些不适反应 冒虚汗、恶心、头晕 不服输的他开始加练 一只手抓着另一侧耳朵原地旋转 就这样 练习了一段时间后 通过刻苦训练 
04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位列其中。
04
走进浑河滩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记者看到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智能温室。2024年,内蒙古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研究院成立,着力开展现代设施农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技术攻关。
04
平凡岗位的劳动者们,以不凡的坚守与创造,诠释着劳动的力量。从今年3月开始,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分公司2170队2400多名物探工人,挺进昆仑山中,克服山高崖陡、高原缺氧、天气多变等困难,在昆仑山中为国家找油找气。
03
荣昌“卤鹅”带火假期
03
当日,由中铁四局承建的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顺利贯通,为全线如期建成通车奠定基础。
03
当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迎来皇家加勒比邮轮“海洋赞礼”号、东方邮轮“梦想”号和大洋邮轮“芮吉塔”号三艘国际邮轮同时停靠,这也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复航以来的首次“三船同靠”。
02
当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在氹仔营区拉开序幕。当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在氹仔营区拉开序幕。当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在氹仔营区拉开序幕。
02
从今年5月1日起,四川省平武县虎牙藏族乡的土地梁高山杜鹃花海和大龙口瀑布、云海雪山对游客开放。从今年5月1日起,四川省平武县虎牙藏族乡的土地梁高山杜鹃花海和大龙口瀑布、云海雪山对游客开放。
02
在陕西省韩城市的黄河岸边,有一座建在悬崖上的水文站——龙门水文站。西临陕西韩城,东临山西河津,一条钢索缆道牵引在晋陕峡谷间,这是龙门水文站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
0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