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木取火的灵感竟来自一只鸟?

2023-07-03 07:33来源: 中国消防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之前我们讲了伏羲从森林中首次为人类带出了天然火种,用以驱寒、熟食,但保存火种又面临种种困难。遇上连绵阴雨天气,火不是被淋湿熄灭,就是因没有干燥的柴草接续不上而熄灭。

  火种一旦熄灭,人们或是向邻近的原始群落去借火,或是要重新找野火,无论哪种方式,在人烟稀少、知识稀缺的原始社会都不容易。

  因此,火种熄灭的后果对—个家庭或一个氏族来说,往往意味着巨大的灾难,比我们现在停电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学会人工取火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国古代典籍的记录中

  钻木取火是人类最早的人工取火方式之一

  它的发明者为旧石器时代

  燧明国(今河南商丘)的“燧人氏”

钻木取火的灵感竟来自一只鸟?

  燧人氏钻木取火(图片来自网络)

  “燧”字表示取火工具,现代一般指燧石,互相摩擦可以击出火星。“燧人氏”这个名字本身恰恰自述了人工取火这一伟大发明。

  据《拾遗记》记载,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的灵感竟来自一只鸟。燧明国有棵名叫遂的大树,屈盘起来有一万顷地那么大。一位智者游至此国,在大树下休息,看见有鸟用喙啄这棵大树,啄木的同时有粲然的火光发出。智者从中感悟到了钻木取火的道理,于是折下一段小树枝钻木,并成功取到火。后人为了感谢这位智者的伟大功绩,就尊称他为燧人氏。

  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后人尊称他为“燧皇”或“火祖”,他死后葬于商丘古城西南3里处的燧皇陵,至今每年还会有众多人去朝拜。

  对燧人氏的崇拜也反映了人们对人工取火的重视。从利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大飞跃。在发明人工取火以后,人类经常地、广泛地用火才成为可能:驱寒、熟食、烧荒开垦,加工制造工具和武器、烧制陶器、冶炼金属等等。

  赵朴初曾作诗赞道:“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可以说没有人工取火,就没有人类文明的发展。

  参考资料:

  [1]陈文敏.中国上古神话时代之始末,2011

  [2]劳承万.论中国古代学术的"大生命"形态——兼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学科形态,2013

  [3]王嘉.《拾遗记》,东晋

  转自:中国消防博物馆

[责任编辑:产婉玲]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5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出舱的画面(视频截图)。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航天员陈冬时隔两年多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员陈中瑞首次执行出舱任务。
23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正值水稻插秧季,当地农民应用卫星导航、纸膜插秧等现代农业技术,紧抓农时,田间一派繁忙景象。
23
连日来,在位于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家船舶企业加快生产进度,赶制订单。船舶制造是沅江市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游艇、钢制船舶、船舶舾装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全市现有船舶及配套企业60家。
23
这是5月21日拍摄的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施工现场。当日,历经40余名建设者连续35小时昼夜奋战,云南昆明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明挖区间顶板浇筑工程顺利完成,为长水机场航站楼建设及渝昆高铁后续架梁铺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2
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连日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农业技术人员抢抓农时,应用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大垄垄上密植等现代农业技术,加紧开展大豆播种工作。
22
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位于山西南部的运城盐湖呈现出色彩斑斓的景象,从空中俯瞰,如同一块块散落在大地上的调色盘。
22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