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摩天高楼”更有“江河奔腾”——来自沪产电视剧研评会上的中国故事好声音

2023-06-24 08:42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有“摩天高楼”更有“江河奔腾”——来自沪产电视剧研评会上的中国故事好声音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6月24日电(记者许晓青、杨恺)23日晚,第28届上海电视节落下帷幕,白玉兰奖逐一揭晓。众多获奖者中,摘得最佳女主角奖的“70后”女演员吴越翩翩而来,她是“上海小囡”,文文静静、袅袅婷婷。屏幕上她是雷厉风行的《县委大院》女干部艾鲜枝,强烈的反差颇具戏剧性……而获奖一刻,她更仿佛就是那朵优雅绽放的上海市花白玉兰。

有“摩天高楼”更有“江河奔腾”——来自沪产电视剧研评会上的中国故事好声音

  新时代优秀沪产电视剧研评会海报。(受访机构提供)

  在本届白玉兰奖揭晓前,23日上午,恰巧也是吴越,她作为演员代表在上海锦江小礼堂参加了“玉兰花开——新时代优秀沪产电视剧研评会”。会上,她吐露心声,面对互联网时代,自己有些“措手不及”,因为出演《我的前半生》等电视剧,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热搜”。也正是观众对剧情的关心、对演员的热爱,不断激励着她,在人到中年时,能演绎更多非同以往、超越自我的角色。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上海一直是中国电视剧的创作和摄制重镇之一,尤其近10年来,上海涌现出一大批展现时代风采、讴歌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吴越的经历,其实也是电视剧“上海出品”的一个缩影。

  沪产电视剧近年来正不断攀登高峰。一位与会专家点评,沪产电视剧里不仅有“摩天高楼”,现在更有“江河奔腾”。之前有的是“高度”,而今又有了“江河湖海”的宽度、深度。

  文艺评论家郦国义分析,上海是我国现代出版业的重镇,也是文学传播的重镇。就电视剧对文学名著的改编而言,上海出品的、由黄蜀芹导演的《围城》,成为新时期电视剧改编文学名著的范例。今年,一部改编自著名作家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的电视剧《人生之路》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事实上,在近10年间的沪产电视剧中,对路遥的文学名著《平凡的世界》和《人生》都进行了成功改编,也积累了大量经验。

有“摩天高楼”更有“江河奔腾”——来自沪产电视剧研评会上的中国故事好声音

  第28届上海电视节举办的电视市场。新华社记者辛梦晨 摄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平凡的世界》是忠实于对原著精神价值取向和基本人物形象和关系、故事主要事件和时空的一种成功改编;《人生之路》是根据小说《人生》部分情节改编,拓展了时空,时间向后延伸,空间由陕北扩展到上海,这都是沪产电视剧创作的大胆创新。

  回顾过去几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播出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则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家阿耐的长篇小说《大江东去》。这部作品以国企领导、农村脱贫致富领头人,以及个体经营者作为主要人物,全景式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讴歌了在重大社会转型期人民大众的奋斗和创造。再看最近播出的《破晓东方》,改编自著名学者刘统的纪实文学《战上海》。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方世忠介绍,目前正在筹备中的《风雨宝兴里》和《千里江山图》也都是典型的上海故事、上海制作。以“宝兴里”的主题创作为例,当地的里弄街坊,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上海城市沧海桑田的岁月变迁。电视剧创作者们反复重返现实中的故事发生地汲取源头活水,希望能把《风雨宝兴里》拍成一部充满上海城市风情又兼具时代特征的现实主义力作。

  “沪产电视剧,既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品格,又充满了当下最鲜活、最明快的都市生活景观。从这点看,以小见大、管中窥豹,更可以从中洞察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轨迹。”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顾问李京盛说。

  与会专家认为,上海近年来围绕都市和女性话题,集中推出了《小欢喜》《小别离》《小舍得》《小敏家》《心居》《安家》等,但同时上海也更能承担国家级的大项目大制作,比如第一时间讲述抗疫一线故事的《在一起》;比如蕴含多项高科技挑战的冬奥会题材电视剧《超越》;再比如接续此前《大江大河》群像戏的《风吹半夏》,上海的影视创作者以及他们的作品敢于直面真正的现实主义题材挑战。

有“摩天高楼”更有“江河奔腾”——来自沪产电视剧研评会上的中国故事好声音

  吴越荣获最佳女主角奖。新华社记者辛梦晨摄

  正如演员吴越在获得白玉兰奖时发表的感言那样,《县委大院》这样的戏,所有的故事来自一线、来自日常,人物塑造的难度超出了一般演员过往的经历和案头工作经验,也进一步激励演员走出曾经的“舒适圈”,突破了一般的创作定式,演出了更好的“艾鲜枝”,也体现了一名演员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守正创新、继往开来,不断挖掘新时代的中国好故事,持续探寻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规律,才能进一步擦亮‘上海出品’电视剧这块金字招牌。”与会的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编剧王丽萍感慨。

  新华社『解码魔都』工作室出品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10月24日在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施工现场拍摄的宜章北枢纽互通(无人机照片)。近日,京港澳高速耒宜改扩建工程宜章段右幅主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中建五局施工人员正抓紧铺沥青,为12月底如期拉通奠定基础。
25
10月24日,由中铁十四局和铁建重工集团联合打造的“龙岗二号”盾构机在湖南长沙下线。这台盾构机整机长约117米,总重量约3600吨,开挖直径14.31米,将应用于深汕高铁龙岗隧道建设。
25
深秋时节,各地秋色斑斓,美如画卷。
25
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4
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到河池市宜州区的鱼宜高速公路全长115公里,于2021年开工建设,目前项目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线半幅贯通。
24
10月23日,游客在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石象路观赏秋景(无人机照片)。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各地秋色愈浓,美不胜收。
24
车辆准备通过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边检站(10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来自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9334万人次,车辆累计超过1942万辆次。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