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传承人将同台演绎襄阳味的河南坠子

2023-06-15 08:51来源: 长江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82岁的郝桂萍(左二)和传承人张玉慧(左一)、李过(左三)在排练。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长江日报记者叶飞艳

  一头花白又利落的短发,双眼顾盼生辉,右手持紫檀木简板上下翻飞,清脆嘹亮的襄阳话响起……6月14日,在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闭幕式彩排现场,82岁的河南坠子襄河道流派(以下简称“襄河道坠子”)第三代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郝桂萍正和第四、五代传承人一起排练着即将在武汉舞台亮相的节目。

  ■ 曾与夏雨田等曲艺大家同台

  82岁郝桂萍将再登武汉舞台

  河南坠子是以坠胡为伴奏,运用河南方言演唱的民间说唱艺术。说起河南坠子襄河道流派,郝桂萍介绍,襄阳位于汉江中游,过其境的上自老河口下至宜城一段水域俗称“襄河”,受襄河浸润的区域就被称为“襄河道”。百余年前,许多河南坠子艺人南下入襄河道说书谋生。与本地文化、语言、音调和艺术审美结合后,逐渐形成了具有襄河流域特色的“襄河道坠子”,是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郝桂萍为襄河道坠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据介绍,郝桂萍的襄河道坠子吸收了河南坠子东、西、北各路门派的精华,既有东路字清板稳、硬弓大调、高亢明朗、节奏鲜明的特色,又有西路柔美细腻、善于抒情的特色。整体上依据襄河道语言语音、平仄四声的走向,吐字行腔又突出了有点“蛮”的韵味,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演唱特色。

  从18岁开始,郝桂萍曾多次到武汉的民众乐园演出河南坠子,有时候一唱就是长达3个月。她对武汉的老一辈曲艺人如数家珍,“和夏雨田、何忠华、何祚欢、张明智等武汉的曲艺大家都一起演出过,也从他们身上学习和吸收了不少艺术元素。”郝桂萍可以说是见证着武汉曲艺的繁荣与发展。

  在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闭幕式上,82岁的郝桂萍将和第四代传承人张玉慧、李过,以及第五代传承人何思贤等联袂表演河南坠子《暖心》。据介绍,该作品讲述了初入文化馆的新人陈雅芸在新老两位馆长的指导下,解开了心结,努力唱好襄河道坠子的故事。“传统曲艺需要代代传承,这次我们特意三代同台,来武汉展现河南坠子襄河道流派的传承故事。”

  ■ 找准产生共鸣的“情感穴位”

  演绎古代诗词吸引大批年轻受众

  郝桂萍介绍,襄河道坠子曾经是襄阳地区很盛行的一种休闲娱乐形式。弦音响起,简板一打,市民们都喜欢围坐在一起泡茶馆、听坠子。郝桂萍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自己很多坠子段子都不是教会的,而是听会的,一条街上好几个茶馆书场,因为进进出出,于无意中就听会了很多。

  郝桂萍父亲是河南人,十八九岁时来到襄阳行艺,母亲是襄阳人,自五六岁就跟着父母学唱河南坠子。因多年生活在襄阳,咬字、发音、行腔,都带有鲜明的襄阳味。郝桂萍曾先后向赵铮、郭美珍、刘宗琴等著名坠子表演艺术家学习,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郝桂萍的表演强调“书路清”,注重一部作品情节脉络的清晰和表现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情节发展线起伏多变,书路畅通而曲折,人物性格层层递进,更加有听头。”她在说、唱、表演时,始终紧扣主角的性格特点及其人生经历发展变化脉络,力求让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郝桂萍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视唱、念的咬字、发音、行腔;各种用气的技巧,以及眼神、身段等各种基本功。听郝桂萍的演唱,也总能被她所营造的情感氛围所感染。她善于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找准使观众产生共鸣的“情感穴位”,她表演的《海瑞》《包公案》等都十分受观众的喜爱。

  多年探索坠子创新的基础上,近年来,郝桂萍尝试用襄河道坠子独特的唱腔,演唱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与襄阳有关的古代诗词,并在多家幼儿园、小学教唱,为襄河道坠子的普及与提高,吸引了一大批年轻受众。

  襄河道坠子第四代传人张玉慧经常跟着郝桂萍四处演出。经过多年锤炼,她的表演沉稳大方,注重通过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深得郝桂萍真传。襄河道坠子爱好者李过和郝桂萍学了5年的坠子,他从根子里喜欢传统说唱文化,“以前学过东北二人转,回到家乡后,发现还是喜欢乡音乡韵。”李过说,“希望能创作更多扎根襄阳、宣传襄阳的优秀作品,将襄阳的非遗文化宣传出去。”

[责任编辑:产婉玲]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金秋时节,位于浙江杭州萧山区世纪田园粮食功能区的3000多亩水稻迎来丰收,金黄的稻田、飞驰而过的高铁列车和远处的城市天际线构成了独特的城市田园画卷。
22
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时下,新疆和田地区的胡杨迎来最佳观赏期,成片换妆的胡杨林与水天相映,共绘金秋美景。
22
10月21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的棉田中,棉农在固定棉花包。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金秋十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187万亩棉田迎来采收高峰,雪白的棉海一眼望不到头。
22
在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继能源站,工作人员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10月19日摄)。为应对冷空气影响,山西省太原市于10月19日提前启动供热工作,并通过加强巡检、24小时监控等措施,保障群众温暖舒适过冬。
21
10月20日,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检修人员在古泉换流站进行检修作业。10月17日至10月23日,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站——安徽宣城古泉换流站迎来年度停电检修。
21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龙羊峡库区地处黄河上游,依托库区丰富的冷水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当地发展起小银鱼特色渔业。
21
10月18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龙桥社区,村民在四川农业大学科技示范点整理收获的香稻。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2025年全国秋粮收获近七成。
20
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随着气温降低,各地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市民温暖过冬。
20
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国庆假期后,机票、酒店等价格下降,不少游客来到海南享受舒适惬意的错峰游。
20
10月18日,一列满载进口物资的货物列车驶向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芬河站(无人机照片)。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0月18日,中欧班列“东通道”今年实现进口货物2781.8万吨,进口中欧班列2669列274920标箱,贸易流动为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注入稳定动能。
1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