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2023-06-05 20:34来源: 文汇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尼泊尔时间5月18日,

  湖南省登山队领队范江涛、

  队员谢如祥在珠峰海拔8450米位置,

  放弃登顶,救下一名女同胞。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救援现场

  随后,

  这名被救女子的一些行为,

  在网上引发争议。

  6月5日,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用#

  甚至冲上了微博热搜。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我们每人给夏尔巴的小费1800美元,

  她愿意付1500美元。

  然后救援费用1万美元,

  她愿意付4000美元。

  我说你这样子说的话,

  这钱我一分都不要了,不用给我了。”

  “最后的救援费用是我们自己出了,

  我跟祥哥各出了5000美元,

  3日已经给了夏尔巴向导1万美元。”

  范江涛告诉记者,

  “救了人,放弃了几十万元,

  放弃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

  最后还是我自己出钱。我挺生气的,

  但是我不好多说什么,

  但我非常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网友评论: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记者随后采访了施救者范江涛、队员谢如祥。

  对此,范江涛表示——

  我们做这事的时候,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考虑挽救生命。

  因为在私下场合提了一下事情发展情况,被人截图传播出去,现在事态发展让我也想不到,我们当时聊天也向大家表达过,希望此事就此结束,以后不再提了。

  我们救了她,也希望她能好好的生活下去,希望网络上停止人肉、攻击、侮辱等行为,停止网络暴力。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传播正能量,我们暂时不想回应这个事。

  谢如祥也认为,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他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再提这件事了,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

  他在和朋友的聊天记录中也提到:也许她有她的难处,或者不愿意面对这段痛苦的经历,不能苛求。

  此前消息

  近日,湖南省登山队2名队员在距离登顶珠峰不到400米时,为救人放弃登顶计划的义举赢得广泛赞誉。6月3日,上游新闻记者在微博上发现有网友发布消息称,被救者只愿意承担1万美元救援费用中的4000美元。记者联系上湖南省登山队领队范江涛,他表示情况属实,自己很生气,已经决定和另一救人者自己承担这笔费用,也很想问问被救者到底是为什么。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确认,被救者为湖南50岁的登山者L女士,她是在5月18日登顶珠峰下撤途中遇险获救的。而她从抵达加德满都到登顶仅用时13天,是标准攀登周期的三分之一。

  “必须得救,这是应该的”

  2021年8月底,湖南省登山运动协会完成了第一批湖南省登山队队员的选拔,并发布了首批11名队员的大名单,L女士就是其中之一。39岁的范江涛,就是当时选拔面试的评委之一。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救援现场。

  当地时间5月18日晚8点,在珠峰海拔8450米处,范江涛发现了一名倒地登山者——右手没有手套,已冻得发黑,左手只有一只抓绒手套;身旁没有其他人。范江涛猜想,这是一名被夏尔巴放弃救治的攀登者。经查看,其氧气已用完,脸部已覆盖薄冰,手已冻伤,生命体征微弱。

  通过询问和铭牌确认,这是L女士。范江涛十分惊讶,“我们之前问过她去不去珠峰,她说了不去,结果她自己偷偷报了一个行程,我们完全不知道,她自己就来了。”

  “8000米以上无救援”是登山界的惯例。范江涛表示,自己的夏尔巴向导也劝自己不要施救,但走出20多米后,范江涛哭了出来,还是决定放弃登顶折返救人。“都是湖南人,我作为领队和指挥,陈学斌(贵州登山者,今年5月18日在珠峰遇难)的事我也比较清楚。当时看到是中国人,下意识地还是要了解一下情况。”

  想起40多天的辛苦、近40万元的投入和登顶目标付诸东流,范江涛在救援时甚至哭起来。在海拔8300米处,已经疲惫不堪的范江涛又遇到了正在攀登的队友谢如祥。

  “必须得救,这是应该的,哪怕是一具尸体也要带下去。”57岁的谢如祥曾是北京大学山鹰社社长,他对夏尔巴向导说,自己放弃登顶,要救这个人,并承诺只要把L女士送回C4营地,就给其1万美元的奖励。

  经过4个多小时的救援,最终,L女士被送至C4营地转危为安,随后被所属登山队接走。

  据湖南媒体报道,获救后L女士曾表示,下撤途中遇到的这段经历属实,但无法提供更多细节,因为“(当时)人迷糊了”。对于范江涛和谢如祥的善举,L女士表示,“救命之恩,应当感谢。”

  回到加德满都后,谢如祥在一家酒店又遇见了L女士,“问候了一下,她说恢复得挺好的。”

  13天速攀珠峰

  登山圈很少听说有人成功

  一位知情人士介绍,今年4月底,L女士向单位请了年假,正式开始攀登珠峰之旅。L女士在国内某登山公司报名,先奔赴青海玉珠峰进行高海拔适应训练。5月5日,飞至尼泊尔;6日就来到海拔5400米的珠峰大本营。

  5月9日凌晨2点,L女士和夏尔巴从大本营出发,并在5月18日上午10时38分,成功登顶珠峰。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被救者L女士。

  5月20日,L女士出现在5月18日国内某登山公司完成登顶的队员名单中,并特意标注L女士是“5月5日抵达加德满都,13天完成珠峰登顶”。

  13天登顶珠峰是什么概念呢?像慕士塔格峰这样的7000米级雪山,攀登周期都不止20天。一般来说,加上返程时间,40天一般是攀登珠峰的标准周期,而L女士此次登顶,只用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

  记者查询公开报道发现,在L女士之前,2021年5月深圳的一位登山者从出发到登顶珠峰耗时22天,当时就震惊了业余登山圈。

  以湖南省登山队为例,一行九人4月9日从长沙出发,12日到达加德满都,20日抵达珠峰大本营;加上适应性训练、等待登顶窗口期等,直到5月18日分成A、B两队开始冲顶,整个周期36天。

  范江涛强调,“不止是我和祥哥没有登顶成功,我们B队4人受此次救援影响,最终就一人登顶。”据了解,范江涛和谢如祥都表示,如果未来有机会,还会再次挑战珠峰。范江涛已经预定了明年或后年,继续攀登珠峰。

  公开资料显示,50岁的L女士目前在湖南一家银行工作,2013年开始接触马拉松,2015年起曾夺得国内多项100公里超马比赛以及极限越野跑冠军,2017年登顶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

  “这样速攀,一般都是对自己的实力很有自信,也是想节约拉练时间,”首位登顶珠峰的重庆女性何鸿鹄告诉记者,“今年有一位国内知名的高山向导,也想完成珠峰速攀,但最后没有成功。我们在圈内,很少听说有成功的人。”

  随同湖南省登山队前往珠峰大本营采访的一位媒体同行也向记者介绍,“我在尼泊尔也碰到过类似的国内攀登者(速攀),除了节省时间,也是为了避免身体在拉练时出现问题,毕竟在高海拔地区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作为湖南省登山队的一员,为何没有跟着队伍行动?为何又选择速攀?知情人士表示,L女士因为年假时间有限,才选择了风险比较大的速攀,但花费也不少,在40万左右。

  被救者只愿承担4000美元费用

  “我们还是同一架航班返回中国,后来就再也没有见到过。”范江涛告诉记者,后来,“夏尔巴已经等不耐烦了,一直在催着我们要这个钱。我就找了一个朋友联系她(L女士),看到底有个什么说法。”

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救援者发声:不苛求,请停止网暴!

  5月19日,范江涛和谢如祥在珠峰C4营地。

  范江涛得到的回复是,“我们每人给夏尔巴的小费1800美元,她愿意付1500美元。然后救援费用1万美元,她愿意付4000美元。这把我惹怒了,我说你这样子说的话,这钱我一分都不要了,不用给我了。”

  “最后的救援费用是我们自己出了,我跟祥哥各出了5000美元,昨天(3日)已经给了夏尔巴向导1万美元。”范江涛告诉记者,“救了人,放弃了几十万元,放弃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最后还是我自己出钱。我挺生气的,但是我不好多说什么,但我非常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记者通过多个途径联系L女士,但均未得到回应。知情者表示,返回国内时,L女士就对媒体采访表现得很抗拒,“毕竟从鬼门关回来,会有一些应激表现。”

  综合正观新闻、潮新闻、上游新闻等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国庆假期,重庆凭借立体的城市景观、丰富的旅游业态以及不断创新的消费场景等,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假期消费市场活力十足。
04
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202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100周年,朱红宫墙见证了跨越世纪的变迁。
04
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国庆中秋假期,人们选择多种方式出游赏景、放松休闲。
04
03
新华社香港10月1日电题:“站在甲板上,心里特别自豪”——香港市民参观戚继光舰、沂蒙山舰点燃爱国热情 正在执行远海综合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9月30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区,从当日起至10月2日组织舰艇开放交流活动。
02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各地丰富文旅供给,促进假日文化和旅游消费。
02
10月1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过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无人机照片)。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三峡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2018艘次,同比增长4.03%,累计通过量达1.28亿吨,同比增长11.15%;葛洲坝枢纽累计通过船舶33998艘次,同比增长5.2%,累计通过量达1.32亿吨,同比增长11.49%;共保障3330.45万吨民生物资过坝,持续为长江黄金水道效益发挥和沿江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02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0月1日清晨,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0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