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艳与团队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交流。黄京 摄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张骄瀛、王迪)昼夜节律,俗称生物钟,是生物为了适应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而形成的一种节律性生命活动规律,一直被认为是生物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精密调控着机体重要生理功能。近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李慧艳研究员团队和张学敏院士团队在该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他们发现大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是调控机体节律的细胞器,揭示出“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北京时间6月2日凌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的相关研究论文。
论文首要通讯作者、研究员李慧艳介绍,大脑视交叉神经上核区域是昼夜节律的指挥中枢,又称“生物钟中枢”,其神经元的初级纤毛,在每个神经元的细胞膜上只有一根,犹如“天线”结构。研究人员发现,这一“天线”结构每24小时伸缩一次,通过它可实现对机体节律的调整和时差的调节。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介绍,生物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与健康息息相关,节律失常可能引起睡眠障碍、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进而引发肿瘤、糖尿病、精神异常等疾病的发生。此次“有形”生物钟的发现,对节律本质的认识和节律紊乱所致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李慧艳听取科研团队介绍最新研究成果。黄京 摄
研究人员介绍,纤毛能够调控视交叉上核区域神经元的同频共振是最令他们感到振奋的发现。由于缺乏对生物节律调节机制的认识,当前国际上尚未能研究出基于生物节律的有效治疗药物。“此次纤毛调控节律的发现,为节律调控新药研发开辟了全新路径,使机体对各种复杂环境的快速应对、快速适应成为可能。”李慧艳说。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