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上全是虫子和虫屎,让人很恶心。”5月26日,家住西宁市八一路的居民白先生在西海都市报App《记者帮》栏目留言反映,行道树出现滴油现象,地面黑污,落到车上或身上难以清洗。
树叶上的蚜虫分泌物。
地上总是黏黏的
当日14时,八一路青海民族大学附近,记者发现沿路的树枝上有很多绿色的小虫爬来爬去,树叶被啃出一个个小洞,树叶背面还附着着不少米粒大小的虫卵。正在散步的白先生说,两周前,这些虫子就出现了。
在八一路一加气站附近,榆树下的地面上布满了黑黄色油渍,踩上去黏黏的。街道两边的垃圾箱、清扫车上也都积了一层“油”,还不断有带“油”的东西从树上落下。
附近小区居民说,小区很多树上都有虫子,树叶也油乎乎的,树下的凳子上落了很多油乎乎的东西,居民出来活动,想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都没地儿坐。
除了八一路,有市民反映,西宁市海湖大道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记者在海湖大道做了个测试,站在行道树下,不到5分钟,脸上、衣服上就会被滴上油脂物,还有从树上掉落的蠕动的小虫。
车辆上的油脂物难清洗
“早上我把车停在行道树下,到了中午,车上就滴上了这种东西。”市民王先生去年买了一辆蓝色轿车,以前是一个星期洗一次车,现在两三天就得洗一次,还必须去洗车行,因为落在车上的那些油脂物自己很难清洗掉。
一家洗车行的负责人介绍,每年这个季节,来洗车的人都会增加,他们车行每天洗四十多辆车,其中四分之一是因为车上落有油脂物。
记者走访时发现,在八一路、海湖大道、长江路等部分路段,地面上好似被泼了一层“油”,还有许多黑点污渍,走上去脚底下很黏,有的车主给爱车套上了罩衣。受访车主李先生说:“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树叶油腻腻的,叶片上还有黑色米粒大小的虫子,且叶片背面虫子比较多。”
油脂物是蚜虫分泌的蜜露
这种油脂物到底是什么?西宁市人民公园高级林业工程师李建静说,这种油脂物是蚜虫的分泌物,蚜虫种类非常多,有麦蚜、桃蚜、卡棉蚜等。每年夏季,榆钱掉落后,开始长榆树叶,蚜虫就开始滋生。
李建静说,蚜虫在取食时,会分泌一种蜜露,这也是蚜虫俗称“蜜虫”的原因。这种蜜露含糖量较高,因此踩上去黏糊糊的,虽然对人体没什么危害,但滴到衣服和车上会让人感觉不适,因此,蚜虫分泌蜜露的这段时间,最好不要把车停在树下。另外,蜜露也是蚂蚁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榆树的虫害除了蚜虫,还包括榆毒蛾、绿尾大蚕蛾,这些虫类的幼虫一般成片爬在榆树树干上,成虫则会将整棵榆树的叶子吃光,仅留叶脉,严重危害榆树生长,但对人体没有影响。”采访时,园林人员为有虫害的十余棵榆树喷药,成片的虫子从树上掉落。
据西宁市园林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市民反映的情况园林部门已经掌握,由于今年气温不稳定,给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近期温度适宜,是树木病虫害高发期,榆树上的蚜虫5月下旬进入繁殖期,8月进入分泌蜡质的时期。
西宁市加大对蚜虫的防治力度
李建静表示,西宁市每年都会给榆树喷药,严密监控榆树等树种虫害,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由于蚜虫繁殖能力强,有迁飞的习性,为了遏制蚜虫的扩散迁移危害,避免其他衍生病虫害的发生,西宁市加大了对蚜虫的防治力度。
园林工作人员说,当树上下“蚜虫雨”时,表明这时候蚜虫不但数量非常多,而且虫子已经很大了,有的还长翅膀了。喷药防治蚜虫,最好在卵孵化期以及低龄若虫期。
用高压水枪冲走蚜虫效果怎么样?园林工作人员说,低温和雨水有利于缓解蚜虫危害,使用高压水枪冲刷蚜虫,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很简单,这些“狡猾”的虫子,将榆树叶卷成防护“盾牌”,牢牢吸附在榆树叶上,用水很难冲刷干净。目前,只能将带有蚜虫的榆树枝叶修剪掉。
天敌防治怎么样?其实,近期也能发现不少蚜虫的天敌,有些天敌如草蛉还飞入了居民家中。李建静说,蚜虫的天敌有蜘蛛、食蚜蝇、草蛉、七星瓢虫等,但天敌防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简单点说,哪里出现了蚜虫,它们的天敌随后才会在哪里出现,天敌总是慢一个节拍。而且,一般都是害虫多了,天敌才会多。
榆树是否该退出城市绿化
在众多城市绿化树种中,榆树最易生长蚜虫,而榆树又是西宁市主要行道树树种之一。
采访中多名市民认为,近几年每年入夏后,城区都会出现蚜虫,榆树生虫的情况更多,园林部门是不是可以考虑让榆树逐步退出城市绿化,改种其他树种。
对此,西宁市园林部门给出答复:榆树是一种高原树种,喜光、耐旱、耐寒、耐盐碱地,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抗风沙,保土力很强,生长快,寿命长,在荒坡荒地开发、临时绿化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另外,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园林部门不能将其取消或砍伐。
西海全媒体记者 祁晓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