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泮塘“起龙”迎端午

2023-05-27 12:18来源: 羊城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龙头到达“龙船窦”

装上金光闪闪的龙头

  男丁们将埋藏在湖中深处的龙船挖出来,掏出船舱泥沙

  文/羊城晚报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四月八,龙船透底挖。端午将至,5月26日,农历四月初八,广州荔湾区第13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五月五·龙船鼓”之起龙仪式在荔湾湖公园举行。当天,泮塘村民齐聚,泮塘村举行“起龙”“洗龙”等仪式。

  其中,泮塘首二三约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老龙”仁威一号船再次和街坊们见面,泮塘首二三约的女子龙舟队也在当天下船试水。荔湾湖上碧波荡漾,鼓声中,泮塘首二三约和四约的龙船威风前行,吸引了市民在湖岸观看。

  齐心协力,400多岁“老龙”露真容

  鞭炮齐鸣,龙船鼓响。上午,泮塘首二三约的村民在梁家祠集合,迎接各兄弟村的代表。祠堂外,鼓声阵阵;祠堂内,牲、酒、茶、斋、果、饼样样齐全,供奉着龙船牌和女子龙舟队的龙船头、龙船尾。9时许,鞭炮声响,村民列队走向荔湾湖公园的藏龙处,即玉翠湖。男丁捧着龙船牌、龙船头、龙船尾、龙船桨,村中的梁家媳妇们手捧供品。

  在荔湾湖公园的玉翠湖“龙船窦”,埋藏着首二三约和四约的龙船。村民们举行一系列仪式后,由男丁们下水“起龙”。 其中,最抢眼的是泮塘首二三约的400多岁“老龙”仁威一号船。

  在泮塘首二三约,男丁下水前,必须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为男丁洒由柚子叶和黄皮叶浸泡的水,祈愿顺顺利利、身体健康。泮塘首二三约的老人黎锡强今年74岁,近20年来,他负责为男丁们洒水。他说,“每当龙船鼓响起,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主持洒水仪式依旧深感责任重大。”

  伴随着鼓声、鞭炮声,男丁们逐一下水,齐心协力将埋藏在湖中深处的龙船挖出来,掏船舱泥沙、摇船底泥浆,经过初步“洗龙”后,将写有“仁威”二字的龙船牌分别插在船头和船尾。

  值得一提的是,在泮塘首二三约的龙船中,只有女子龙舟队的龙船有龙船头和龙船尾。400多岁“老龙”仁威一号船和仁威二号船只有龙船牌作为标识,只能由男丁们划船。其中“老龙”仁威一号船为绿底金字“仁威”;仁威二号船为白底黑字“仁威”。

  “老龙”仁威一号船建造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传统男子长龙,全长38.3米,宽约1.2米,重近3.5吨,由坤甸树的木材制作而成,龙船满员共计约90至108人。黎锡强说:“为了养护‘老龙’,近年来适当减员上‘老龙’。”

  “老龙”仁威一号船还流传着一段“龙舟结契”的佳话。泮塘村土生土长的村民李凯帆介绍,相传在明朝万历年间,广州官府组织了龙舟比赛,当时已有100多岁的盐步龙舟与龙舟“后生仔”泮塘村凸眼龙同场竞技,就在盐步龙舟即将夺标之际,泮塘村龙舟队的一个小伙子突然飞身夺得锦旗。

  按规则,夺得锦旗者为胜方,于是泮塘村领取了烧猪美酒等奖品。但泮塘村里的老人们认为盐步龙舟划得最快,应该将烧猪等奖品送回盐步。盐步人执意不收,双方相互推让。最后,泮塘村的一位长者说:“盐步龙舟年老,有白须,泮塘凸眼龙‘后生’,盐步龙舟做契爷(干爹),泮塘凸眼龙做契仔(干儿子),结契认亲”。“两龙结契”至今已有400多年。

  女士上阵,女子龙舟队不甘示弱

  男丁们“起龙”“洗龙”气势非凡,村中的女士们也不甘示弱。泮塘首二三约的梁家媳妇们换上红色队服,待男丁们“洗龙”后,下水试划龙船。

  今年73岁的陈银带是泮塘首二三约女子龙舟队的第一批成员,回想起八九年前下水划龙舟的经历,她记忆犹新。陈银带说:“女子龙舟队成立之初,我连续两年划龙舟。后来由于身体原因,把位置让给了‘后生们’。每年我必须亲自看‘起龙’,也看看我们女子龙舟队的龙船风采。”

  女子龙舟队成员梁丽雪说:“‘起龙’后,队员们准备在每天下午安排训练,每天训练2-3小时,展现我们村中女性刻苦耐劳的精神。”

  梁丽雪的哥哥梁绵海是泮塘首二三约仁威龙船会会长,他从2013年起筹备村里的女子龙舟队,2014年女子龙舟队的龙船制作完成,女子龙舟队正式成立。

  作为泮塘“老龙”仁威一号船的掌舵手,梁绵海说:“按照习俗,传统龙舟只能由男丁划船。为了让村中女士们都能参与划龙舟,特意设立女子龙舟队。女子龙舟队走过9年,从最初没有掌舵手、鼓手,到现在人员齐全,越来越壮大。目前队伍约有40人,下水划船有28人。”为了让孙辈传承泮塘仁威的龙舟文化,梁绵海特意让近7岁的孙女下水划龙舟。

  中午约12时,泮塘村的龙船回到各自祠堂门前的河涌,按照习俗,在停靠前需要来回划船三次。有村民介绍说,之后会使用猪油擦拭龙船船身,保养龙船,让龙船更有光泽。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11日,在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的一处物流转运中心,工人分拣快递。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是“四省通衢”之地,沪昆高速、320国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
13
7月12日,演员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奥洛契庄园的油菜花海中表演节目。
13
7月12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街道一家舞蹈培训机构,孩子们在练习舞蹈动作  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暑假期间,孩子们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暑期生活,畅享快乐时光。
13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