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呵护消化系统健康

2023-05-25 09:49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亲朋好友聚会,餐桌上美味佳肴诱惑不断。在大快朵颐的同时,更要关注消化系统的健康。如何保护我们的消化系统健康呢?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中心开诊,本报记者采访了该院消化内科主任何玉琦教授,为您解读消化系统健康的注意事项。

怎样呵护消化系统健康

  调整饮食正当时

  正如不少网友的调侃——“每逢佳节胖三斤,消化疾病要当心”。春节长假刚过,消化内科成了患者前来就诊的热门科室之一。“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消化道疾病多数是吃出来的。”何玉琦提醒,春节期间由于饮食中大鱼大肉明显增多、蔬菜摄入较少,易导致消化道疾病高发,节后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护消化系统健康。

  具体应如何调整饮食?“要少食多餐,以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青菜,主食和肉类适量即可,注意要清淡少盐少油腻。”何玉琦提醒,要少吃动物脂肪和内脏,例如蛋黄、鱼子、肥肉含胆固醇较多,高胆固醇人群不宜食用。同时,不吃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少喝酒、浓茶、咖啡,晚餐避免油腻。

  良好的饮食习惯究竟有多重要?专家介绍,有研究显示,2017年全球成年人总死亡人数中,约有1000多万人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而其中70岁以下的人群就有500万例,“这个数字大约占全球成年人总死亡人数的22%,已经接近因吸烟而导致的死亡人数。”何玉琦说。

  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主要有哪些?“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进食速度较快,喜食辛辣、油腻、甜食、过烫或生冷食物,长期大量饮酒等。”何玉琦说,预防消化道疾病应注意清淡饮食,从低盐、低脂、低糖三个方面做好膳食调整;保证新鲜果蔬的足量摄入,注意饮食多样性;选择合理的烹饪方式,油炸、油煎、烧烤等烹饪方式做出的食物味道虽好,却不健康,应多选择更为柔和的烹饪方式,例如蒸、煮等方式不仅能够更好地保留食物的营养,还不产生有害物质。

  早诊早治勿拖延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吞咽,经过食管、胃、十二指肠,这就是上消化道,然后经由空肠、回肠、结直肠,最终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肝脏、胆囊、胰腺这些消化道腔外的器官也参与了消化过程。”何玉琦介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胃食管反流、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胆疾病、胰腺疾病、肠道疾病等。此外,消化道肿瘤有很多种,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公众较为关注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

  研究显示,我国癌症死亡率排名前五位中,除了排在第一位的肺癌,剩下4类都是消化系统癌症——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为什么消化道肿瘤的死亡率排名如此靠前?

  “消化道肿瘤与饮食有着非常直接的相关性,因此不良的饮食习惯与环境、遗传等因素的作用导致了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何玉琦说,遗传因素是消化道肿瘤的主要病因之一,而同一家庭内的成员一般是共同进食的,如果一定程度上是饮食导致了肿瘤的发生,那么家庭内其他成员也更容易发病。

  相关研究显示,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呈年轻化趋势。专家介绍,1990—2019年中国主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变化的分析显示,2019年15—49岁年龄组人群中,结直肠癌、胃癌和胰腺癌的发病率相比1990年上升。“这可能与饮酒、大量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肥胖、久坐以及缺乏身体活动等有关。”何玉琦说,临床研究发现,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由于绝大部分的消化道肿瘤在早期并没有典型症状,当出现吞咽困难、腹痛、消瘦、黑便等症状时,可能已经发展到肿瘤晚期。

  值得注意的是,肿瘤从发生到发展会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过程,这就给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创造了条件。如何尽早发现消化道疾病?如何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水平?

  “对患者而言,首先要关注消化道肿瘤的一些常见症状,例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胀、腹部不适或腹泻、便秘、排便习惯改变等,如有以上不适要及时就医。此外,高危人群应该注意定期进行消化内镜筛查,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何玉琦介绍,由于消化道肿瘤包括数种疾病,其高危人群也有差异。例如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包括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有食管癌家族史、有食管癌前病变等,而胃癌的高危因素包括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结肠癌的好发人群包括饮食中以红肉(牛羊肉)为主、有烟酒等不良嗜好的人群,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大便长期不规律(包括便秘或者腹泻)的人群、长期久坐人群。但是,这些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都与年龄相关,例如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为40岁以上人群,而胃癌的高危人群为60岁以上人群。

  用好筛查“金标准”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致力于提高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水平。”何玉琦说,2018年,我国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正式。早癌的诊治需要发挥基层医院的作用,通过深入带教、指导和培训等,提高消化内镜医师的基本功,运用新技术提高早癌诊治水平。与此同时,提高病理科医师的诊断水平至关重要,应加强内镜与病理密切协同,开展消化道早癌MDT(多学科会诊)工作,从而做到共同进步。此外,需要加强健康科普宣传教育,不断宣传早癌筛查知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早筛理念。

  消化道肿瘤常见的筛查和诊断手段有哪些?专家介绍,常见的筛查和诊断手段可分为无创和有创。常见的无创检查手段主要包括化验检查(血、粪便等)、碳13呼气试验、胶囊内镜以及B超、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有创检查主要包括胃肠镜、小肠镜、超声内镜等检查。其中,胃肠镜是尽早发现消化道疾病最精准的检查方法,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也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在疾病早诊和预防方面,胃肠镜检查的作用不可小觑。

  提到胃肠镜检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难受、恐惧,甚至逃避、拒绝检查。胃肠镜检查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吗?

  “胃镜检查时因镜身通过咽部引起咽反射,会引起恶心、咳嗽等反应,但检查前一般会口服局麻药来麻醉咽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适。”何玉琦说,肠镜检查过程中需要充气使肠腔扩张,患者会感觉腹胀,而这些不适感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耐受。近年来,随着内窥镜技术的进步,目前的胃肠镜镜身较细、柔软,再加上内镜医生的熟练操作,一般不需要过度担心。

  专家介绍,胃肠镜检查主要适用于40岁以上人群、一些有症状人群、高危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及体检发现异常的人群等。“如果难以克服内心的恐惧,经过评估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何玉琦说,无痛胃肠镜是在普通胃肠镜检查的基础上,先通过静脉给予一定剂量的短效麻醉剂,帮助患者迅速进入镇静、睡眠状态,患者可在毫无知觉中完成胃肠镜检查,并在检查完毕后可迅速苏醒,“一些患者说,感觉做无痛胃肠镜就像‘睡了一觉’,大大减少了传统检查带来的不适感。”(王美华)

[责任编辑: 赵希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
20
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
20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