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大熊猫、藏羚羊……它们从灭绝边缘绝地重生!

2023-05-22 18:32来源: 经济参考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地球因生物而美好,

  生物因多样性而丰富多彩。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

  从政策到实践,

  我国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越来越多珍稀濒危物种

  种群规模稳步增长,

  部分物种甚至从“灭绝”到“重生”。

  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让我们一起盘点这些珍稀物种~

朱鹮、大熊猫、藏羚羊……它们从灭绝边缘绝地重生!

  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

  “顶流”大熊猫的流量不仅体现在世界人民对它的宠爱,还体现在其不断增长的种群数量上。数据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114只,增长到2022年的1864只。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朱鹮、大熊猫、藏羚羊……它们从灭绝边缘绝地重生!

  藏羚羊:从“濒危”到“万羊齐奔”

  随着我国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被誉为“高原精灵”的藏羚羊数量大幅增加。目前,我国藏羚羊种群规模已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约30万只。在阿里羌塘草原上,“万羊齐奔”的壮丽景象又复现了。藏羚羊也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

朱鹮、大熊猫、藏羚羊……它们从灭绝边缘绝地重生!

  朱鹮:从“7”到“9000”,

  从“灭绝”到“重生”

  朱鹮俗名红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世纪之后,朱鹮野外种群濒临灭绝。1981年5月,专家在秦岭腹地的陕西省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经过40多年来不懈努力,全球朱鹮种群数量从1981年的7只扩展到目前的9000余只。朱鹮保护也成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典范。朱鹮受威胁等级从“极危”降为“濒危”。从“灭绝”到“重生”,从秦岭到世界,“吉祥鸟”再次翱翔天际。

朱鹮、大熊猫、藏羚羊……它们从灭绝边缘绝地重生!

  麋鹿:从“消失”到“复壮”

  你知道吗?被称为“四不像”的麋鹿,曾在我国消失了约百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麋鹿被我国重新引入进行圈养。从1985年至今,麋鹿种群分布点从最初的2个增加至89个,麋鹿数量从28只增长到1.2万多只。麋鹿保护被誉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板,也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物种重新引进案例之一。2006年,麋鹿正式从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红皮书”中退出。

朱鹮、大熊猫、藏羚羊……它们从灭绝边缘绝地重生!

  江豚:频繁亮相长江水域

  近年来,江豚的身影频频出现在长江多地水域,它们以标志性的“笑脸”,腾跃于大江之上,与鸟鱼同乐嬉戏。根据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与2017年1012头相比,5年时间增加23.42%,年均增长率为4.3%。201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将长江江豚濒危等级定为“极度濒危”,受胁程度仅次于野外灭绝。2021年2月5日,长江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国家一级。

朱鹮、大熊猫、藏羚羊……它们从灭绝边缘绝地重生!

  扬子鳄:从11条增至9000余条

  扬子鳄是长江流域的旗舰物种,迄今已有2亿多年历史,被称为“活化石”,也是我国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物。近年来,扬子鳄种群规模不断壮大。多年来,浙江长兴的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模拟生态环境来进行扬子鳄的自然繁育,使扬子鳄能够充分保留适应大自然的天然特性,这里的扬子鳄已经从最初发现的11条逐渐增至现在的9000余条。

朱鹮、大熊猫、藏羚羊……它们从灭绝边缘绝地重生!

  白头鹤:群鹤回迁盛景重现

  白头鹤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世界濒危鹤类。由于白头鹤对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是生态环境的指示性物种。近年来,被称为“爱情鸟”的白头鹤数量呈现增加态势。资料显示,目前野生白头鹤数量在1万只左右。2022年秋天,吉林波罗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大量珍稀候鸟回迁盛景,其中,白头鹤的数量达到2300多只,这也是波罗湖有记录以来数量最多的一年。

朱鹮、大熊猫、藏羚羊……它们从灭绝边缘绝地重生!

  亚洲象:野外种群增至300多头

  亚洲象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濒危”物种。作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亚洲象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洱和临沧3个州市。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的亚洲象数量在稳步增长。30年来,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左右增长至300头左右。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物种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整理:李会平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国际林业和草原局网站、科技日报等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14
10月13日,伴随嘹亮悠长的鸣笛声,一列满载家电产品、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驶向哈萨克斯坦等地。10月13日,伴随嘹亮悠长的鸣笛声,一列满载家电产品、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亚班列从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将经由霍尔果斯口岸出境,驶向哈萨克斯坦等地。
14
10月13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参访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外嘉宾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感受上海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城市治理等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
14
夜晚,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呈现出不同光影美景,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13
贵州省施秉县苗族绣娘龙禄颖,是非遗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早年外出打工,后来返乡创办苗绣企业并免费给当地妇女开展刺绣技能培训,带动1200余名农村妇女就业增收。
13
近年来,甘肃省敦煌市持续推进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建设,通过改造闲置建筑,以多种方式对敦煌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打造了敦煌书局、敦煌印局、敦煌无界等一批以敦煌文化为主题,集文创消费、艺术展览、互动体验、社交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新地标,吸引了大批喜爱敦煌文化与艺术的游客前来打卡游览。
13
10月11日,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新华社发(刘再耀 摄)  新华社青岛10月11日电(记者黎云)中国海军第48批护航编队11日上午从山东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47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12
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每年农历八月中下旬,浙江钱塘江大潮都会呈现“海阔天空浪若雷”的壮丽奇观。
12
10月11日,湖南省常宁市洋泉镇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收获水稻(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卢各庄村农民整理收获的玉米(无人机照片)。10月11日,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城伯镇西后津村农民在田间抢收铁棍山药(无人机照片)。
12
10月10日,游客在位于北京三眼井胡同的胡同美术馆参观展览《镜观·曼波》。
1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