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盐碱地 建设大粮仓

2023-05-17 05:15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

  “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河北考察时指出,“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适宜种植粮食的5亿亩,如果能开发利用,对于扩大我国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让我们一起聆听几位扎根盐碱地的农技人员、科研管理人员的讲述。

  【一线讲述】

  扑下身子 为了这片盐碱滩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副站长 郭 凯

  2008年,还在读研究生的我来到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跟随导师刘小京研究员做盐碱地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

  当亲眼看到大片大片的盐碱荒地,我才真正明白,老百姓对改良盐碱地、有个好收成有多渴望。

  导师交给我的第一个科研题目,是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改良盐碱地技术研究。我们研究的重点区域是河北沧州滨海重度盐碱区,这里季节性干旱严重,春季积盐高峰期土壤盐分能达到2%。盐碱地利用,水是主要因素,滨海区富含浅层地下咸水,如何利用咸水改良盐碱地,是一个重要课题。

  冬季,滨海地区极端低温。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气候条件,将高浓度咸水灌溉到农田,在冷空气作用下迅速结成厚达20厘米左右的冰层。等到来年开春,高浓度的咸水先融化并渗入土壤,带走部分盐分,随后低浓度咸水和淡水陆续融化,继续将地表大部分盐分带入下层土壤和地下水,并经过淡水淋洗,实现进一步压盐。通过以上过程,盘活了盐分在土壤、地下水里的循环过程,降低了表层盐分,最终使多种耐盐作物在重盐碱地正常生长。

  一次次试验之后,这一技术终于达到理想状态,向广大盐碱地区推广。看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在盐碱地扎根发芽,我的心激动得简直要跳出胸膛。

  随后,我们开始研究推广微沟播种技术。传统播种方式是平播,容易造成土壤回淤,种子难以生长,盐碱堆积在地表。而小麦微沟播种,能达到避盐害的作用。播种后,形成5至8厘米深的一行行浅沟,沟内土壤盐分较低,在沟底种上小麦,能够正常出苗生长,同时,微沟还能集蓄降水。另外,播种时通过沟内镇压,加强了土壤毛细管道的连接,更易于调动深层土壤水,便于作物吸取土壤中的水和养分,起到提墒保墒的作用。

  如今,这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河北黄骅市、海兴县等周边盐碱区域,小麦长势一年年好了起来。我们又研究出浅层咸水微灌、秸秆深埋隔盐等土地改良技术,在环渤海地区中重度盐碱土地中推广应用。初步测算,近十年来,这一区域盐碱地利用率提升了30%。

  现在,我经常工作的地方是海兴滨海盐碱地资源高效利用试验基地,这里也曾是重度盐碱区。而今,翠绿的芙蓉葵已长起一尺多高,顶着一头新绿的柽柳已成行成片,还有充满生机的油葵、燕麦、芦笋……200亩试验田上,生长着50多种耐盐碱植物,每天看看它们,心中充满希望。

  不知不觉间,我在南皮试验站工作已15年。别人眼中清苦的农业科研,已经成为我的不变选择。因为,我们的根,深扎在这片土地;我们的未来,生长于这方热土。

唤醒盐碱地 建设大粮仓

天津西青区辛口镇,“新农人”吕欣在采摘盐碱地上种植成功的蓝莓。新华社发

  集智攻关 打好种业翻身仗

  讲述人: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刘志鑫

  2012年,我离开工作多年的山东东营市科技局,来到东营农高区。满眼白花花的盐碱地,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盐碱地最初的治理模式是“灌水洗盐”,效果虽说挺明显,可需要大量水资源。多年来,我们尝试了挖沟排碱、引水灌溉、引黄防淤等各种治理方式,虽说颇有成效,可显然还是跟不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步子。

  得靠科技、靠人才。于是,我化身“广告员”,四处跑招商、引良才。终于,盐碱地成了“香饽饽”,一大批高端科研平台、优质企业项目先后落地。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赋予其盐碱地综合治理的重大使命。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我们示范区,专门考察了耐盐碱作物培育情况,并就此留下重要嘱托。

  循着总书记指引的前进方向,我们将耐盐植物育种作为保护利用盐碱地、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我们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等48家科研院所及高校开展合作,引进专家团队98个,开展耐盐碱地农业科研攻关。目前,搜集国内外粮食、饲草、药用植物等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2.1万份,筛选培育出45个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其中8个耐盐碱大豆新品系进入国家和省级区域试验,审定1个田菁新品种、1个耐盐水稻新品种。同时,完善及新建了盐碱地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农业生物产业技术中试研发平台、黄三角生物遗传与精准分子育种实验室等10多个科研平台,承担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构建了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样板。

  就在前几天,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新一轮创新热潮在这里汩汩奔涌。为我国乃至全球盐碱地生态保护和高效利用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技术,我们一定担好这份责。

唤醒盐碱地 建设大粮仓

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巴音陶亥镇的盐碱水对虾养殖园区,工作人员在查看对虾生长情况。新华社发

  “吃盐植物” 让盐碱地变良田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田长彦

  盐渍化对新疆农业影响巨大。为攻克盐碱地治理难关,我于1985年考取了土壤改良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参加了渭干河灌区的盐碱地治理。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让“盐随水去”,通过挖掘排水渠的传统方法让大水把盐淋洗走。经过多方努力,渭干河灌区新河县棉花亩产量由过去的75公斤提高到150公斤,实现了高产。

  随着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加,新疆采用了大面积滴灌种植。滴灌可以节水增效,但无法把盐排出土体,这决定了我们的盐碱地治理思路必须转型。

  在长期的野外调查和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盐渍化土地上虽无法生长常见的甜土植物或农作物,却生长了许多其他种类植物。经过样方调查、植物采样、土壤取样等,我们发现新疆有320种盐生植物,占全国的60%以上。它们有的可以绿化,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做饲料牧草,有的可以做纤维植物……为研究它们的生长规律,我们建了两个盐生植物园,引进了150多种植物进行比较和研究,掌握了它们的耐盐性与生长规律。

  研究发现,“吃盐植物”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它们把盐从土里“吃掉”后,将它移走,就能改良盐碱土地。我们从“吃盐植物”中筛选出一些具有饲料价值、经济价值的进行试种,结果发现,它们每亩能生产1.8吨干物质、带走400多公斤盐。种植后第一年,土壤盐分就降低了40%,第二年降低了60%以上,第三年降低了85%到90%,使盐碱地成为能正常种植的土地。

  目前,新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盐土绿化。利用“吃盐植物”来绿化,可以将成本缩减到原来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现在,很多高速公路休息区与公路两边盐碱地的绿化,都在用这个技术。越来越多的盐碱地,正在被开发出无限潜能。

唤醒盐碱地 建设大粮仓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耐盐碱水稻育种工作人员在收集水稻种子。新华社发

  变害为宝 白霜滩成“金银滩”

  讲述人: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科技局负责人 屈 昊

  盐池有近6万亩盐碱地,土壤含盐量高、蒸发量大,茫茫荒原上星罗棋布分布着无数个白霜滩,地下全是苦咸水。长期以来,我们尝试着挖排碱沟、上生态肥,很多办法都用过,依然无法改变“水分蒸发走、盐分留下来”的状况。

  一次外地招商引资中,螺旋藻养殖让大家眼前一亮。“螺旋藻养殖需要的就是碱性水,你们那里简直是天然养殖区。”南京一家专门搞螺旋藻养殖的企业负责人说。

  一语点醒梦中人——既然除不掉盐碱,何不因地制宜、变害为宝,为盐碱滩引来“新主人”?就这样,双方一拍即合。2012年,该企业到盐池考察,看中了花马池镇佟记圈村的盐碱地,当年就流转土地,建起了500亩的螺旋藻养殖基地,每年螺旋藻干粉亩产达到1吨,经过深加工,可产出250公斤的藻蓝蛋白高附加值产品,亩产效益至少17万元。基地还为周边村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60多个,月平均工资4000元以上。

  2022年8月,通过东西部科技合作,该企业又引入宁波大学科研团队,在盐池县惠安堡镇老盐池村一带试养南美白对虾,效果出奇的好。这让企业坚定了扩大盐碱生物养殖品类的念头——相比内陆淡水养殖鱼虾,盐碱地不需要人工添加盐,无论养殖成活率还是鱼虾肉质口感,都要好得多。

  当年9月,新的养殖基地开工建设;年底又专门为南美白对虾和青蟹建起了试验塘。就在前两天,从海南空运来的50万尾南美白对虾苗“住”进了试验塘,继螺旋藻之后,盐碱地又迎来了新主人。

  随着越来越多盐碱生物“入住”,下一步,我们会加大招商引资和研发投入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真正让盐碱滩变“金银滩”。

唤醒盐碱地 建设大粮仓

昔日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吉林省镇赉县,如今湖泡纵横、稻田连片。新华社发

  “三良一体” 种出万亩丰收田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梁正伟

  “碱地白花花,一年种一茬,小苗没多少,秋后不收啥。”吉林省大安市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分布区之一,早年间当地流传的顺口溜里,透着农民的辛酸和无奈。

  2002年,我来到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工作,次年带领团队在大安市创建了国内第一家碱地生态站——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大安站系统开展苏打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研究,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破解了“以稻治碱”和“以草治碱”关键技术难题。

  建站20余年来,我们主要针对东北重度苏打盐碱地(碱地)治理创建了“大安模式”,即“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盐碱地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其中,良田是基础、良种是关键、良法是手段。良法包括农机、农艺、农技等生产工具与种植技术。以低成本酸性磷石膏高效土壤改良剂、耐盐碱作物品种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的“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系统施策、标本兼治,三者缺一不可。

  去年10月,在大安市红岗子乡万发村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盐碱地水田万亩核心示范区,我们研究所召开了盐碱地“良田+良种+良法”高效治理与综合利用“大安模式”现场测产交流会。15位测产专家共同见证了一个重大突破——往昔“不打粮”的重度盐碱地通过酸性磷石膏改良后,水稻新品种“东稻122”亩产达517.39公斤;轻度盐碱地种植的“中科发6号”亩产高达712.65公斤。实践表明,重度盐碱地经过“大安模式”3至5年的科学改造,即可实现盐碱地由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再高产的转变,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我们相信,在吉林省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的背景下,东北西部地区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值得被寄予更多期待。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耿建扩、陈元秋、赵秋丽、冯帆、李慧、王建宏、张文攀、任爽、王斯敏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李层 光明日报通讯员 哈聪杰)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7日 07版)

[责任编辑: 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2024年3月24日拍摄的位于埃及伊斯梅利亚市的苏伊士运河博物馆内的展品。图为纳赛尔7月28日回到开罗,几十万埃及人民聚集在车站、街道向他欢呼,表示他们对这一措施的支持。
25
当日是中国航天日,海南文昌举办“气象航天手牵手”系列科普活动,用各种趣味实验和游戏让观众了解航天知识。当日是中国航天日,海南文昌举办“气象航天手牵手”系列科普活动,用各种趣味实验和游戏让观众了解航天知识。
25
重庆,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城”“江城”。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成渝)、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构建起对外开放通道。
25
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的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数万株池杉树形成独具特色的“水上森林”湿地景观,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的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数万株池杉树形成独具特色的“水上森林”湿地景观,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
24
4月23日,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宝都街道的瓜果批发市场,种植户在销售刚收获的西瓜(无人机照片)。近日,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西瓜进入大规模收获期,当地西瓜种植户忙着收获西瓜供应市场。
24
近日,随着天气转暖,黑龙江黑河段进入流冰期。新华社记者 丁赫 摄  4月23日拍摄的黑龙江黑河段流动的“冰排”。近日,随着天气转暖,黑龙江黑河段进入流冰期。新华社记者 丁赫 摄
24
记者22日从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4月16日以来,广东迎来4月最强降雨过程,北江干流发生今年第2号洪水。记者22日从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4月16日以来,广东迎来4月最强降雨过程,北江干流发生今年第2号洪水。
23
4月21日,青岛港3号码头,观众在参观综合补给舰可可西里湖舰(前)(无人机照片)。今年4月23日是海军成立75周年纪念日,4月20日至24日,海军在青岛、大连、烟台、上海、厦门、广州、湛江、海口、三亚等地海军部队组织军营开放活动,其中在青岛港3号码头、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安排6艘舰船向社会公众开放。
23
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湖南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文明风尚。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湖南多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动全民阅读,营造良好的文明风尚。
2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