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图关摩崖石刻修缮后再现昔日风华,背后竟有这样的故事

2023-05-11 13:13来源: 重庆晨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位于渝中区佛图关古道旁的摩崖石刻,布满了南宋、清代等年间的题刻,记载着重庆的历史文化。两年前,石刻饱受风雨侵蚀,字迹模糊不清。如今,重回大众视野的摩崖石刻,成为不少游客游览的目的地,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佛图关摩崖石刻修缮后再现昔日风华,背后竟有这样的故事

  检察官到现场进行“回头看”

  佛图关是有名的“巴渝三关”之一,因其地势险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巴山奇景。在佛图关古道一侧的悬崖峭壁上,布满南宋、清代、民国年间的题刻。

  2020年5月,渝中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在巡查中发现,佛图关的摩崖碑记、石刻因长期受到风雨侵蚀,风化严重、字迹模糊不清,且周边杂草丛生。

  “历史存在的意义在于被铭记,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对现场进行调查走访后,渝中区检察院向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切实履行文物保护监管责任,对已受损的佛图关碑记、石刻进行修缮和保护。

  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区文物部门高度重视,联合城管、鹅岭公园管理中心等多部门,对佛图关摩崖石刻进行现场勘察,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形成修缮整治初步方案。

  “考虑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我们一直跟进摩崖石刻保护工作。”渝中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吴齐轩介绍,文旅委等多部门会同检察机关多次召开推进会、技术交底会,并邀请石质文物专家进行现场调研和指导,反复论证修复方法和技术标准,确保最大限度保护文物本身价值。

  2022年初,佛图关碑记石刻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正式开工。其间,市检察院、市检察院第五分院公益诉讼部门先后多次赶赴现场,实时了解工程进展,部署指导渝中区检察院加强与文物保护部门沟通协作,确保文物保护工程顺利开展。

  经过各单位186天的共同努力,佛图关碑记石刻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正式完工,11处碑刻本体文物得到精心修复。今年2月7日,相关专家经过现场评定同意通过验收。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近日,吴齐轩和同事再次来到佛图关开展公益诉讼案件“回头看”,看到摩崖石刻经过专业修缮后出昔日的风采,感到十分欣慰。

  “历经沧桑风雨的摩崖石刻重现风华,不仅能让大家与历史对话,更能近距离感受巴渝古韵之美。”渝中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陆晓平表示,今后将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更加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助力守护重庆“母城”记忆,护佑城市文化根脉。

  上游新闻记者 何艳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42年7月,画面中身着戎装的少年目光如炬、坚定刚毅。新中国成立后,王生转战公安战线与工业建设前沿,先后在无锡市公安局、江苏省公安厅和南京钢铁厂工作。
01
这是7月31日在新疆伊犁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近日,在位于天山北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成熟的小麦迎来收获。
01
2025年4月22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拍摄的弱水河与狼心山风光。新华社记者 马金瑞 摄  2024年7月30日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拍摄的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无人机照片)。
01
7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长平村一处葡萄基地,党员志愿者、民兵帮助农户排水通渠。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30日凌晨和下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先后登陆。
31
7月26日至30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飞虎队老兵后代及多所飞虎队友谊学校的师生访问湖北。
31
夏日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气温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31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
29
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
30
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近年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雄安古州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相关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修复的唐代龙首、战汉时期陶量等珍贵文物首次以修复完成状态向公众展示。
2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