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个免费杯子,竟赔进去三十万,新型诈骗套路需警惕!

2023-04-12 19:08来源: 群众新闻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扫描二维码

  就可以获得精美礼品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路边类似的活动

  只要按对方要求扫描二维码

  一个免费礼品就轻松到手

  然而,看似“好事”的背后

  实则暗藏玄机……

为了个免费杯子,竟赔进去三十万,新型诈骗套路需警惕!

  01

  轻信扫码 遭遇诈骗

  西安市民李先生对此深有体会……

  前几日,李先生在农贸市场看到有扫二维码领杯子的活动,没有多想便参加了。

  对方拿起李先生的手机一顿操作,将李先生及其好友拉进了一个微信群里。

  进群后,李先生看到有人在推荐一款名为“全聚德”的APP,推荐人称只要根据客服引导进行操作,就可以获得一定报酬。

  看到不断有群友将获利截图发至群内,李先生也心动了,他下载了APP,注册了账号,并在客服指引下,完成了两笔转账,居然真的获得了小小的“利润”。

  但是,随着报酬越来越丰厚,他离“陷阱”也就不远了。

  当李先生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转账后,发现不仅报酬没有了,客服也失联了。李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刻报警。

  而此时,他已经投入了近30万元……

  02

  地摊式“吸粉引流” 实为犯罪

  接到李先生报警后,陕西西安鄠邑网安部门对李先生遭遇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研判,确定这是典型的地推式“吸粉引流”。

  地推人员在西安、成都等城市中人流量较大的农贸市场、商场摆摊,以免费礼品为诱饵,吸引受害人加入微信群。每拉进群20-30人就可以获得70-80元不等的报酬。

为了个免费杯子,竟赔进去三十万,新型诈骗套路需警惕!

  受害人进群后,团伙的另一部分成员会在微信群中发布刷单软件。

  受害人下载并注册账号后,刚开始可以提现少量现金,等到刷单的金额变大后便无法提现,只能继续充钱。

  最终结果就是,钱充进去了,客服却消失了……

  03

  迅速出击 一举抓获

  结合犯罪嫌疑人作案特点,西安鄠邑网安部门迅速联合多方警力,对辖区人群较多的农贸市场及其周边进行全力清查,很快便将参与地推的张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

为了个免费杯子,竟赔进去三十万,新型诈骗套路需警惕!

为了个免费杯子,竟赔进去三十万,新型诈骗套路需警惕!

  据张某等人交代,上游联系到他们时,明确告知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电信诈骗中的一环,但面对高额回报,5人仍选择铤而走险。

  目前,张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鄠邑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为了个免费杯子,竟赔进去三十万,新型诈骗套路需警惕!

  04

  网警提醒 巧避套路

  套路一:扫码加微信好友。

  一旦添加,对方可能会频繁私信或者拉你进群,又或者发送不明链接,诱导你进入新骗局或在手机中植入病毒。

  套路二:关注公众号。

  在公众号上推送各种吸睛链接,并以“购买商品+返利”的形式吸引用户,当用户投入一定金额后,公众号再也无法打开,本金也无法要回。

  套路三:下载APP。

  在账号注册时要求用户提交实名身份信息、银行账号信息等,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在APP中进行刷单操作,引诱你不断向APP投钱。

  套路四:辅助注册,解封微信。

  在一些灰色产业链中,经常遇到微信批量操作后被封,需要陌生人帮助注册新的微信号,或者认识的人帮助解封。

  而如果辅助解封的微信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自己的微信号也会被认为与这些活动有关联而被封号。

  因此,看到扫码送礼品的活动,一定要擦亮双眼,千万不要因为一个杯子的“小利”,造成个人信息泄漏甚至是被骗走所有积蓄的“重大损失”!

  如今诈骗套路层出不穷

  除了上文中的案例

  还有这些新型陷阱需警惕

  ↓↓↓

  警惕“完美应聘者”

  上海警方侦破 “套路应聘”诈骗案

  一家公司在网上发布了招聘信息

  自称有互联网“大厂”工作经验的

  王某、李某等8人前来应聘

  还展示了所掌握的“优质客户名单”

  公司对这些光鲜的履历十分满意

  许诺带头人王某2万元底薪

  其他人8000元至9000元底薪

  外加销售提成

为了个免费杯子,竟赔进去三十万,新型诈骗套路需警惕!

  没想到这8人入职3个月

  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业绩

  应聘时声称能接洽的优质项目

  也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当公司准备将他们辞退时

  8人仿佛早有准备

  要求支付该月全部薪水才肯离职

  公司无奈妥协

  然而,王某不久后误发在公司群里的

  一张其他公司的离职证明

  引起了公司负责人的注意

  随后发现这8人竟然在同一时间内

  在两家公司入职、赚取两份底薪

  于是向警方报案

为了个免费杯子,竟赔进去三十万,新型诈骗套路需警惕!

  △作案工具

  警方发现,8人在短时间内

  先后在多家企业应聘销售、融资等岗位

  骗取薪资

  经综合研判分析

  8人实为“职业骗薪”犯罪团伙

  提醒:“完美应聘者”诈骗,即诈骗团伙根据用人企业招聘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虚构伪造学历证明、工作履历和过往业绩等材料,将自己精心包装成“完美应聘者”,入职后却消极怠工,甚至在多个企业同时就职,以此套路骗取工资底薪。

  不转账,也可能上当!

  警惕陌生人的共享屏幕邀约

  不转账就不会上当?

  屏幕共享类诈骗

  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余额


  骗子会伪造身份

  利用事先获取的

  银行卡账号、个人信息等

  诱骗下载有屏幕共享功能的软件

  实时监控手机

  获取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

  并将资金转走

  提醒:关闭屏幕共享,要在软件中点“停止屏幕共享”。

  注意!这些防诈提示要牢记

  “动动手指,当天现结”

  “日赚上千,返利过万”

  ……

  无论招聘文案变换多少种花样

  所谓“低投入高回报”

  都是诈骗套路

  在投资、求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为了个免费杯子,竟赔进去三十万,新型诈骗套路需警惕!

  一防招聘诈骗类陷阱

  以高收入、高回报等进行包装,引诱应聘者成为“免费”劳动力,再无故解聘;或以招聘为名,要求应聘者提供个人信息,借机对本人及其家人、亲友实施诈骗;或以招聘需要资格证书为由,诱骗缴费参加线上培训,即使成功取得证书也不会被录用。

  二防培训贷、传销类陷阱

  以只需要参加付费培训、测试等为由,诱惑、胁迫应聘者贷款;或以招聘、创业项目为名,诱导、强迫应聘者参与传销等非法活动。

  三防黑中介类陷阱

  中介机构与不法企业串通,以报名费、介绍费、体检费、押金等为名,向应聘者收取费用,再以各种理由不予退费。

  四防非法试用类陷阱

  无故延长试用期;或在签订聘用合同时只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不缴纳社保只发放低廉的实习费用,试用期离职时要求本人承担违约责任等。

  五防虚假承诺类陷阱

  诱导应聘者参加升学培训、就业集训营等,再以各种理由拒不退费;或以“帮忙找工作”等为名,骗取应聘者所谓“好处费”“打点费”后,以各种理由推诿甚至失联跑路。

  六防刷单炒信、跑分类陷阱

  以不参加工作、边玩手机边挣钱、月入过万为噱头,诱骗应聘者参与刷单炒信、跑分等非法活动;或者诱骗应聘者在刷单炒信、跑分时缴纳保证金,而后以各种理由拒不退款甚至关闭平台隐匿。

  

  综合:公安部网安局、央视新闻客户端、公安部刑侦局官方微博、央广网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6月15日,工作人员在G3次列车前展示庆祝北京站首次开行京沪高铁列车横幅。当日7时40分,由北京开往上海的G3次列车驶出北京站。当日7时40分,由北京开往上海的G3次列车驶出北京站。
15
当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雨后初霁,风景如画。当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雨后初霁,风景如画。
15
14日,第16届海峡论坛拉开帷幕,台湾各界嘉宾7000余人来到厦门,为情而聚。
15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有多快?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据各地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
15
自6月8日以来,北方地区高温持续,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共有15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14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15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14
新华社发 胥晓璇 沈伯韩 编制
14
近期,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举行了校园“剪纸文化艺术节”。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6月13日,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剪纸作品展。
14
这是6月12日拍摄的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大熊猫‘香香’家族生日会”上展出的“香香”的照片。
13
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
1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