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多地“散埋乱葬”问题突出,如何治理?

2023-04-04 15:13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随着我国各地殡葬改革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农村散埋乱葬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一些地方农村殡葬设施规划建设滞后,散埋乱葬侵占耕地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近日,中国之声记者在河北保定、石家庄等地采访发现,部分地方散乱墓地“蚕食”耕地现象严重。农村散埋乱葬治理,难点何在?如何有效推进?中国之声一线调研:违法墓地侵占耕地现象调查第一篇。

  耕地里坟头林立

  已影响亩产效益

  “展展平原似山影,大小高低各不同,春播秋收多不便,破旧立新待行动”。这是河北保定高碑店市张六庄镇东高科庄村一村民看到村里的耕地坟头林立,有感而作的一首打油诗。

  村民:你看大型农机具没有办法耕作,播种、秋收,影响太大了,谁都不愿在我们这搞春播秋收,其他地方收完了才归我们这边。

河北多地“散埋乱葬”问题突出,如何治理?

  这位村民介绍,当地农村风俗主要是土葬,不仅侵占耕地,置办殡葬用品也存在一定的攀比之风。

  村民:我们这都是土葬,还不是骨灰盒,都是1万多元钱的大木棺材。你用八千元的,他用一万元的,这也是不好的风俗习惯,也在攀比。

河北多地“散埋乱葬”问题突出,如何治理?

  记者沿着东高科庄村南侧的一条无名乡道步行了约一公里,看到乡道两侧的坟头多达上百个,有的田块2亩耕地就有十多个坟头。

  一位正在田间耕作的村民说,地里的很多老坟已存在多年,有的田块坟头多的都无法正常行走。一位种粮大户表示,地里的坟头多的已影响亩产效益,给春播秋种的机械化操作带来很大不便。

河北多地“散埋乱葬”问题突出,如何治理?

  多地存在 “二次装棺再土葬”现象

  公墓规划建设滞后

  当地部分村民认为,耕地里坟头多,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没有规划建设公墓,只能把逝去的人埋在地里。而附近村庄多位上岁数的村民也对记者表示,他们“百年”后不希望再被埋进耕地里。改变坟头侵占耕地,移风易俗,要先从建公墓开始。

  村民甲:现在都是埋自己地里,满地都是,越来越多。

  村民乙:实行了火葬,集体得有个公墓,没有公墓只能埋地里。

  推进农村殡葬改革,治理散埋乱葬现象,近年来中央多次发文做出相关部署,高碑店市为何迟迟没有动作?张六庄镇党委副书记张淑慧回应称,从2019开始,镇里就已开始筹划建设公墓,目前已拟定选址两处公墓,但因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土地审批等原因,目前公墓选址建设尚未落地。

  张淑慧:这两块地方,现在得在土地性质上做变更。要把林地变为公共设施用地,现在还没有变更过来,所以没有办法开展下一步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很多方面。

河北多地“散埋乱葬”问题突出,如何治理?

  中国之声记者还走访了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赵县、栾城区等(县)区境内的国道省道附近的村庄,发现农村散埋乱葬“蚕食”耕地现象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和高碑店市部分村庄以土葬为主不同,石家庄所辖县区多地存在“火葬后骨灰二次装棺再土葬”现象。

  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耕地、林地建造坟墓。河北省政府2020年颁布实施的《河北省殡葬管理办法》也规定,禁止将骨灰盒装入棺木再行土葬。但这些明令禁止的条款,在一些地方并未真正落地。

  石家庄市藁城区南营镇马房村位于石安高速东侧,记者在高速东侧的大片田地里看到,新坟侵占耕地的现象随处可见。村民说,当地逝者下葬都是“二次装棺”。

  村民:埋这个步骤不能少,把骨灰盒放到棺材里边,里面再放点祭品,最后埋地里面。

河北多地“散埋乱葬”问题突出,如何治理?

  记者在赵县境内的省道S247赵梅路两侧的耕地里,也看到不少坟头侵占耕地的现象。此外,在栾城区境内青银高速东侧的南十里铺村,坟头侵占耕地、“二次装棺”现象也较为普遍。一村民说,村庄附近没有公益性公墓,无处可埋的情况下,只能埋到耕地里。

河北多地“散埋乱葬”问题突出,如何治理?

  公益性公墓建设缓慢

  该怎么解决?

  2019年,河北发文明确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的时间表:到2022年,实现乡(镇)中心型农村公益性公墓覆盖率达到50%;到2025年,基本实现公益性安葬设施覆盖到全省广大农村,但就记者在河北部分地区走访的情况来看,公墓建设进展相对缓慢。

  来自安徽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王萌萌,曾关注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并向民政部提建议。据她调研,目前部分地区农村公墓建设缓慢的原因主要是财政投入不足,土地审批滞后。“第一,公益性公墓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农村这一块是比较短缺的;第二是用地规划,申报的程序比较缓慢;第三是老百姓的观念还没有转变。”

  殡葬管理专家、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生命文化学院荣誉院长孙树仁表示,治理散埋乱葬的现状,全国各地参差不齐,但要文化先行,做好公墓建设,让散葬的墓穴有处安葬且不增加群众负担。

  一位殡葬专家指出,一些地方殡葬改革并不彻底,殡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没有跟上,导致出现“二次装棺”现象,这实际上增加了群众负担。

  调研采访中,一些专家学者向记者推荐了山东临沂沂水县治理散埋乱葬的经验做法。沂水县民政局二级主任科员贾文勇说,当地散埋乱葬治理分步实施,已取得明显成效。

  贾文勇说,沂水县早在2017年就建成了110处公益性公墓,平均每个乡镇公墓规划建设多达5处。当时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财政资金,如今六年过去了,目前为止整个投资已全部补齐。

  殡葬管理专家孙树仁表示,山东沂水的“惠民礼葬”,通过从死亡到安葬所有费用都由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惠民,解决了治理散埋乱葬过程中老百姓的经济负担问题,又通过礼葬从文化层面做通了老百姓的思想工作。这是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

  记者丨管昕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
20
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
20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