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逝者”归来

2023-04-04 11:50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有人反对并质疑智能技术的这一运用,但也有人真切地用此缅怀逝去的亲人。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史佳庆,特约撰稿李晓辰 编辑陈融雪

人工智能助“逝者”归来

  2022年11月18日,合肥,第五届世界声博会暨全球1024开发者节开幕,个性化3D虚拟人构建

  近日,由搜狐视频出品的青春爱情剧《青梅酸酸你微甜》,讲述了人工智能专业的研究生在双胞胎妹妹去世后心怀愧疚,想要开发“AI仿生故人”,让已逝妹妹复活的故事。

  现实中,随着技术迭代,以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已实现碳基人类的硅基化,即AI可以根据真人的音频、视频资料,用计算机模拟出和真人高度相似的“数字人物形象”。

  有人反对并质疑智能技术的这一运用,但也有人真切地用此缅怀逝去的亲人,希望去世亲人以科技的方式重现。

  “逝者”归来

  在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忙碌了一天的张明(化名)随手拿起桌子上的平板电脑。平板电脑里出现一位和蔼可亲、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只见她身袭一身白色长裙,披着米黄色的披肩。

  “奶奶,最近我的压力很大。”张明对着平板电脑里的老奶奶说。

  “孩子,压力也是动力的一种,加油!”

  “最近我的睡眠也不好,经常会出现失眠的情况。”

  “有时间出去散散心,适当做做锻炼,有助于睡眠。”

  “是啊,一直都想出去旅行。”

  “想去就去吧,孩子!趁年轻可以好好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简单的对话后,张明放下平板电脑,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这一段视频通话是那么地真实,但事实上,这位奶奶已经去世了,出现在张明平板电脑屏幕中的是奶奶的数字人形象。

人工智能助“逝者”归来

  张明与数字人奶奶“通话”,寄托放不下的情感

  “像张明这样,复活‘奶奶’的不在少数。2018年2月,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孙凯(南京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的母亲突然离世。为了弥补遗憾,我们在数字云端‘复活’了他的母亲。”南京硅基智能创始人兼CEO司马华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我从未想过母亲走得如此仓促,心里还有千言万语没有和母亲说,她突然就走了……我从内心深处根本无法接受。”面对母亲的突然离世,孙凯后悔对母亲爱得太含蓄,没说出口的关爱再也没机会对母亲表达。

  自从母亲“复活”后,每当孙凯遇到了压力,总喜欢和在云端上的“母亲”聊天。

  “妈,我有好好吃饭。”

  “妈,你看我多听话,已经把烟戒了呢。”

  ……

  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的不是一场正式的道别,或许只是再看一眼、说声谢谢。

  2016年上映的《美国队长3》中就有这样的场景,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出父亲出事前最后一个早上,叛逆的孩子回到家,特意和父亲打了一声招呼。2020年,韩国一位妈妈戴着VR眼镜和触感手套,重新听到了去世三年女儿稚嫩的声音,“摸着“她可爱的脸庞,还为她补办了三岁的生日,最后目送“女儿”化为蝴蝶消失在空中。

  科技的进步,让生者与逝者的“沟通”成为了现实。这一切又是如何实现的?

  技术赋能

  “虚拟数字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司马华鹏表示,“我们用科技‘复活’亲人,无论是声音、形象,还是动作表情和大脑,都‘无限逼近真实’。这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数字人本身形象逼近真实;其次是数字人思想与情感逼近真实。”

  硅基智能数字人是该公司以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为内核,创新提出的概念,仅用1张照片和训练50句话,就可以快速复刻碳基生命,让亲人生动逼真地重现眼前,实现生命云端“永生”。

  司马华鹏表示,数字人的打造过程是非常枯燥的,一个小组负责身体,一个小组负责脸、头部、口型……但是当你真正把他们全部组合到一块,数字人张嘴说话的那一刻,令人激动。这是硅基生命崛起的一部分,也是硅基人见证人类的预判变成现实、梦想成真的过程。

  目前,硅基智能数字人多是用超写实的AI算法生成,复刻成本非常低,基本上达到了人人用得起的阶段。

  “我们的交付已经非常标准化,客户将大约一分钟的视频发送给我们,我们大约一个工作日做出一个数字人,交付给客户的时候只需要交付账号即可。客户可以使用手机号码登录,和数字人交谈。”司马华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云视图研智能数字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由全球最早一批研究全息显示技术与应用的专业人才组建而成,目前亦在做AI“复活”逝者的研发。

  据介绍,全息技术原理是用先进的光学显示技术,让一个逝者的人像跨越空间出现在亲人或受众的眼前,并通过图像增强技术让影像具有非常强烈的真实感,犹如穿越时空。

  “我们最初是做全息显示光学,是一种人不在现场,也可以实现面对面的技术。后来我们想这项技术既然能够应用于等比例1 : 1的人像还原,那么也可以把它用于人像的存储和还原,可以为不同人群将宝贵的影像留存下来,满足一部分人的情感需求。”云视图研智能数字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文才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人工智能助“逝者”归来

  首席技术官布基达(左)与自己的全息数字人(右)立体动态影像对话

  伦理之辩

  目前,已有不同类型的技术可将去世亲人重现在生者面前,比如实体的仿真机器人,或通过AI、VR等虚拟技术造出数字人。科技进步也带来了情感争议。

  真正的逝去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AI“复活”逝者因此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这会影响人们形成正确的伦理观念,有人则认为这可以让亲人获得心理安慰,还能感受到逝去的亲人仍在身边。

  汪文才认为:“我们通过技术将逝去的人复原出来,无论是对技术研发者、对社会,还是对生者来说,都有积极意义。”

  意大利都灵大学哲学家及专注于数字文化中死亡问题的作家大卫·西斯托(Davide Sisto)认为,在某些方面,通过AI技术“复活”的虚拟数字人物只是历史上人们寻求与逝者保持联系或交流方式的一种延伸,“虽然照片可以用静态的方式代替死者,但当今的AI技术赋予了逝者数字化的‘永生’能力”。

  “有的人希望逝者‘复活’,对他们来说在生活沮丧的时候能听到亲人的声音有一种积极的意义,有利于精神上的振作,情感上的慰藉。但是对于一些不能够辨别真假的未成年人或者老年人来说,长期依靠科技,会产生‘依赖感’,如何控制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还有待考量。”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梁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一个人逝去,总会给生者留下一些印记,有欢乐也有痛苦。比如,不少人与父母之间存在认知鸿沟,难以解决,甚至矛盾频发。他们在情感上希望与父母沟通,但却难以正常沟通。梁正认为如果通过技术保留下关系美好的部分,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 “复活”的风险也不能忽视——机器在深度学习中或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们选择做数字永生,是因为我们了解到很多人认同这件事情的价值。”司马华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无论如何,科技进步让生者与“逝者”交流已成为现实。心理咨询师朱铭骏表示,对于用人工智能“复活”亲人这件事,不用放大也不用逃避,要分清虚拟和现实,避免沉迷在由代码搭建出的虚拟世界中。

  “帮助‘逝者’归来是一项长远的事业。”司马华鹏说。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新华社发(王亚鹏 摄)  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
28
近日,受上游降雨影响,黄河晋陕峡谷水量大涨,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壶口瀑布迎来伏汛,主副瀑布连成一线。近日,受上游降雨影响,黄河晋陕峡谷水量大涨,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壶口瀑布迎来伏汛,主副瀑布连成一线。
28
夏日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红柳湾镇加尔乌宗村牧民们赶着骆驼,从戈壁滩春季牧场转场到祁连山区的夏季牧场,让骆驼更好生长的同时也让牧场环境得到休养生息。夏日里,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红柳湾镇加尔乌宗村牧民们赶着骆驼,从戈壁滩春季牧场转场到祁连山区的夏季牧场,让骆驼更好生长的同时也让牧场环境得到休养生息。
28
这是7月26日拍摄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现场。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包括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应用体验、创新孵化等五大板块。
27
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
27
26日,2025年游泳世锦赛跳水项目迎来首个比赛日。7月26日,冠军中国队选手陈艺文、陈芋汐、程子龙、曹缘(从左至右)在颁奖仪式后合影。
27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