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6米 太平洋深海仍然有鱼游弋

2023-04-03 09:08来源: 厦门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此前在8178米的深海发现的狮子鱼(资料图)

  据新华网报道 一段近日拍摄的视频令人惊喜:在海平面下8300多米处,一条狮子鱼悠闲地游过。这刷新了人类在海洋中观测到鱼类的最深纪录。

  据英国广播公司近日报道,英国研究人员艾伦·贾米森创办的深海研究中心,与日本东京海洋大学合作探索海洋深处的鱼类。研究团队从一艘船上往深海投放摄像装置,并且附带鱼饵以吸引鱼类。

  最终,在位于西太平洋的伊豆小笠原海沟,摄像装置在海平面下8336米深处拍摄到一条深海狮子鱼游过的画面。伊豆小笠原海是日本海沟的延伸,南部与马里亚纳海沟相接。

  此前,人类在海洋中观测到鱼类的最深纪录是8178米,地点是马里亚纳海沟,鱼类也是一种深海狮子鱼。最新发现比该深度多了158米。

  贾米森推测,伊豆小笠原海沟的海水温度比马里亚纳海沟更为温暖,这可能是鱼类能够生存在海水更深处的原因。

  早在10年前,西澳大利亚大学研究人员估测,鱼类可在深海生存的最大极限可能在海平面下8200米至8400米之间。贾米森在谈及最新观测时表示,海平面下8336米就算不是鱼类能够在海洋中生存的最大深度,也非常接近于这一极限。

  已知世界上生存着300多种狮子鱼,其中多数生活在浅水,只有少数生活在深海。由于本次研究中只拍摄到鱼的画面,没有实际捕获此鱼,因此研究人员尚难准确断定它属于哪种狮子鱼。

  为适应海平面下8000多米深处的生活环境,深海狮子鱼的身体特征与浅水同类非常不同。例如,深海狮子鱼没有鱼鳔,可以轻松承受超过80兆帕的海水压强,相当于800倍标准大气压;它们以微小的甲壳类动物为食,这类动物在海沟里数量繁多。


[责任编辑:王焕君]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7月26日拍摄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现场。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包括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应用体验、创新孵化等五大板块。
27
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
27
26日,2025年游泳世锦赛跳水项目迎来首个比赛日。7月26日,冠军中国队选手陈艺文、陈芋汐、程子龙、曹缘(从左至右)在颁奖仪式后合影。
27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