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草根足球赛事,缘何能坚守13年?

2023-03-31 08:40来源: 新华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题:这项草根足球赛事,缘何能坚守13年?

  新华社记者公兵、卢羡婷

  29日,中国足协公布2023赛季职业联赛准入俱乐部名单,多家俱乐部未能通过准入,令人扼腕。职业足球是中国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在关注职业足球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生机勃勃的草根足球。

  3月初的南宁,寒意尚浓。第13届广西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桂超联赛”)在举办过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的广西体育中心开幕。与中国杯时的热闹景象不同,出于压缩办赛成本考虑,桂超联赛组织方没有对外售票,开幕式及揭幕战迎来自发前来、不过百人的主队球迷,略显“寒酸”。

  即便如此,这项草根足球联赛已经举办了13年,植根于民间土壤,成为广西众多普通民众生活的一部分。这类草根足球联赛正在不断夯实中国足球的塔基。

  2011年,桂超联赛诞生。发起人之一的贾蕾仕说,创办桂超联赛之前,广西甚至没有在工商(或民政)部门和各级足协注册的业余足球俱乐部。首届联赛仅有6支球队参赛,之后最多时有15支队伍参加,本届参赛队伍有12支。贾蕾仕说,桂超联赛对于参赛规模没有一定之规,只希望联赛能成为足球爱好者切磋交流、释放激情的平台。

  这项草根联赛缘何能坚守这么多年?贾蕾仕分享了一个故事:2016年,企沙新海港与广西民大的比赛在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上唯一的足球场举行,这是当地自建的没跑道的专业足球场,村民们放下手中的事情,从各方赶来看球,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大家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聚在场边为球队加油,小镇不过3万人口,而这么一场比赛就能聚集逾千人……

  老百姓的热情成为联赛前行的动力,也说明足球在民间不乏基础。广西邕城俱乐部总经理孙凡对此感触颇深,他来自深圳,之所以在南宁发展足球,与这里“烟火气”十足、民间足球发展空间较大有很大关系,当然,母公司的支持和老板的足球情怀也是他们搞足球的重要原因。俱乐部雄心勃勃——争取3到5年打进中甲,所以球员多有职业联赛经历甚至踢过中超。

  桂超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不少困难,比如资金紧张、缺少场地等。有的球队退出,有的球队加入,13年累计有40支队伍参与进来,参加了5年以上的有15支队伍,而参加全部13届比赛的只有一支队伍。

  这支名为柳州远道的队伍最初由一些业余足球爱好者组成,组队15年,遭遇过没钱四处“化缘”的窘境,也因为更换赞助商多次改过名字,能坚持到今天殊为不易,远道集团接手8年来,球队逐步稳定下来。据俱乐部总经理陆华介绍,球队尚未打过职业联赛,也没有刻意征战职业联赛的“宏愿”,水到渠成即可。俱乐部还借助桂超这个平台“往下发展”——与学校合作带孩子训练,其中有些孩子转化为俱乐部青训学员,现在俱乐部有70多个教练在柳州40多所幼儿园、中小学带队。“队里一些老队员的个人愿景就是希望有一天他们带的队员能跟他们一块站在赛场上。”

  卫冕冠军广西恒宸的母公司希望通过投资足球探索出一条“文体旅商”的融合发展之路。俱乐部总经理李庆兰表示,“文体旅商”是发展趋势,希望通过参与足球文化建设,让企业走得更远。广西恒宸目前只是希望未来能参加中乙联赛,这也是符合企业现状的理性定位。

  三家俱乐部的生存模式不尽相同,目标也不一样,但这也正是桂超联赛所倡导的,桂超是一个让足球爱好者倾注热爱的舞台,大家“玩下去”就好。

  桂超联赛秉持“联赛的主体是俱乐部”的理念,12家俱乐部加上负责联赛运营的广西桂超体育投资有限公司实行“联盟制”,股权均等,每家俱乐部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和决策权,重大事项投票表决。

  桂超是中冠联赛的预赛,而中冠联赛上面则是中国足球第三级别职业联赛中乙。如今征战中甲联赛的广西平果哈嘹,征战中乙联赛的广西蓝航,均从桂超联赛起步。基于对青少年领域的重视,桂超还下设桂青超,给了青少年更多锻炼的机会。

  草根足球之于所有足球强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国家的职业联赛体系几乎都建立在区域内半职业赛事和民间赛事的基础之上,德国巴伐利亚州联赛、巴西圣保罗州联赛就是其中的代表。或许,桂超联赛也在做着类似的探索。

  3月18日,桂超B组第三轮柳州远道和融水昊宇的比赛第12分钟,远道队队长杨佳祥破门,从而创造个人连续13届桂超都有进球的纪录。这不啻为桂超坚守13年的最佳注脚。

  本届桂超揭幕战的看台上,几个挥舞着主队旗帜的孩子绕着看台“跑圈”,力量单薄但活力四射,宛如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足球继续前行之路。

[责任编辑: 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面对外需走弱带来的挑战,我国外贸韧性持续显现。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为外贸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08
6月7日是2023年高考首日,张桂梅又是一大早提前来到教学楼,等候学生们前来早读,叮嘱考生们带好考试用品。6月7日是2023年高考首日,张桂梅又是一大早提前来到教学楼,等候学生们前来早读,叮嘱考生们带好考试用品。
08
当日日落时分,北京出现美丽晚霞,映红天空。当日日落时分,北京出现美丽晚霞,映红天空。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6月7日傍晚,游客在景山上拍摄北海公园。当日日落时分,北京出现美丽晚霞,映红天空。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08
6月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考点门口,一名母亲拥抱即将赴考的儿子。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6月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考点门口,考生家长给考生加油打气。
07
6月6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万古镇,收割机在抢收种子田的小麦。近日,河南省安阳市滑县抓住晴好天气抢收种子田的小麦,确保颗粒归仓。
07
拼版照片:左图为6月1日拍摄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江风景(新华社记者张端摄);右图为2020年9月6日拍摄的浙江省桐庐县芦茨村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07
2023年高考在即,考生走进考点,熟悉考场。2023年高考在即,考生走进考点,熟悉考场。2023年高考在即,考生走进考点,熟悉考场。2023年高考在即,考生走进考点,熟悉考场。2023年高考在即,考生走进考点,熟悉考场。
07
当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在北京正式揭牌。今年1月,位于北京中轴线南段东侧、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天坛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更名为“国家自然博物馆”。今年1月,位于北京中轴线南段东侧、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北京天坛的北京自然博物馆,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更名为“国家自然博物馆”。
06
近期,河北省小麦陆续成熟,各地农民抓紧农时开展夏收作业。据了解,河北省预计组织和调度小麦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玉米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20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作业。据了解,河北省预计组织和调度小麦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玉米播种机、秸秆还田机等20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作业。
06
6月5日,芒种节气来临前,浙江省湖州市仁北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道场乡格林农庄开展校园精细化特色课程——芒种田野实践活动。6月5日,芒种节气来临前,浙江省湖州市仁北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道场乡格林农庄开展校园精细化特色课程——芒种田野实践活动。
06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