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城保护员发现竹节炮或出自晚明时期

2023-03-28 10:46来源: 北京青年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市昌平区博物馆采访时发现了一件铁炮文物。据了解,这门铁炮是由昌平区长城保护员刘俊雷在去年7月发现,并花了近5个小时把它搬下山。据专家介绍,这门铁炮疑似明代“竹节炮”,丰富了长城文化带的实物遗存,对研究古代城寨防御以及明代地方军事装备具有重要价值。

就这门铁炮的历史渊源,北青报记者采访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张建博士,他著有《火器与清朝内陆亚洲边疆之形成》等论文,曾对昌平区博物馆收藏的火炮进行调研。

张建介绍,通过观察,铁炮的炮管上有三道“加强箍”,用以提高炮管强度,因其形似竹节,也被俗称为“竹节炮”。在明代,这类火炮被称为百子铳或一窝蜂炮,与虎蹲炮形制相似。这门铁炮由生铁铸成,设计构造比较原始,使用霰弹,火力不会太强。 

铁炮出自哪个朝代?张建通过其形制判断,这门铁炮出自晚明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日后能对其锈蚀进行技术处理,或许还能发现有价值的铭文,可为其断代提供帮助。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马刨泉村海拔约700米,发现铁炮的凤凰坨海拔将近1000米,是一处视野极佳的制高点,向东可俯瞰马刨泉村、向北能瞭望明长城要塞镇边城,但凤凰坨距离长城建筑并不近,火炮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张建认为,需要注意的是,在明朝万历年间,这类火炮普遍装载到战车上,使用时置于地上打放,所以说其并非重型火炮,而是具备一定机动性的轻型火炮,发现火炮证明当地曾有军事活动,在北方长城沿线地区的博物馆,这一类型的火炮比较常见。

《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一书记载,自公元14世纪中期明王朝建立,北方长期受游牧部落骚扰,东南沿海常遭受倭寇侵掠,因此明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国家武备,出现了我国火药火器史上的鼎盛时期。清朝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发动了一系列讨伐战争,在统一全国、平定叛乱、镇压起义的战争中皆依赖火器,但在嘉庆朝以后,清王朝政治日益腐败,经济逐步衰退,科学技术停滞不前,火器制造业随之衰落。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古代火器被近现代枪炮取代,从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北京长城保护员发现竹节炮或出自晚明时期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11月8日,在第八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观众在乔山健康科技展台参加自重引体向上挑战活动。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消费品展区以“更高品质、更好生活”为主题。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消费品展区以“更高品质、更好生活”为主题。
09
北京时间11月8日,“雪龙”号轮机部机工田健伟在机舱中巡视主机排气阀。有仔细检验,排查隐患的……  北京时间11月8日,大管轮董恒(左)在集控室内为机工田健伟讲解主要设备报警信息。
09
初冬时节,北京怀柔的红螺寺、雁栖湖等地,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引得不少游客前来赏景游玩。初冬时节,北京怀柔的红螺寺、雁栖湖等地,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引得不少游客前来赏景游玩。
09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08
近日,记者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探访。近日,记者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探访。近日,记者走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神树坪基地探访。
08
11月7日在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西门子医疗展台拍摄的设备。这些供给侧的前沿创新,有效对接老龄化社会催生的消费需求,为银发经济不断注入新动能。这些供给侧的前沿创新,有效对接老龄化社会催生的消费需求,为银发经济不断注入新动能。
08
11月6日,从澳门国际机场起飞的直升机飞抵深圳国际邮轮母港直升机停机坪。两架次跨境直升机搭载着首批乘客,先后完成从澳门国际机场至蛇口、从蛇口至香港信德直升机场的飞行。两架次跨境直升机搭载着首批乘客,先后完成从澳门国际机场至蛇口、从蛇口至香港信德直升机场的飞行。
07
近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07
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11月6日在北京开幕。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11月6日在北京开幕。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11月6日在北京开幕。
07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