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城保护员发现竹节炮或出自晚明时期

2023-03-28 10:46来源: 北京青年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市昌平区博物馆采访时发现了一件铁炮文物。据了解,这门铁炮是由昌平区长城保护员刘俊雷在去年7月发现,并花了近5个小时把它搬下山。据专家介绍,这门铁炮疑似明代“竹节炮”,丰富了长城文化带的实物遗存,对研究古代城寨防御以及明代地方军事装备具有重要价值。

就这门铁炮的历史渊源,北青报记者采访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张建博士,他著有《火器与清朝内陆亚洲边疆之形成》等论文,曾对昌平区博物馆收藏的火炮进行调研。

张建介绍,通过观察,铁炮的炮管上有三道“加强箍”,用以提高炮管强度,因其形似竹节,也被俗称为“竹节炮”。在明代,这类火炮被称为百子铳或一窝蜂炮,与虎蹲炮形制相似。这门铁炮由生铁铸成,设计构造比较原始,使用霰弹,火力不会太强。 

铁炮出自哪个朝代?张建通过其形制判断,这门铁炮出自晚明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日后能对其锈蚀进行技术处理,或许还能发现有价值的铭文,可为其断代提供帮助。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马刨泉村海拔约700米,发现铁炮的凤凰坨海拔将近1000米,是一处视野极佳的制高点,向东可俯瞰马刨泉村、向北能瞭望明长城要塞镇边城,但凤凰坨距离长城建筑并不近,火炮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张建认为,需要注意的是,在明朝万历年间,这类火炮普遍装载到战车上,使用时置于地上打放,所以说其并非重型火炮,而是具备一定机动性的轻型火炮,发现火炮证明当地曾有军事活动,在北方长城沿线地区的博物馆,这一类型的火炮比较常见。

《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一书记载,自公元14世纪中期明王朝建立,北方长期受游牧部落骚扰,东南沿海常遭受倭寇侵掠,因此明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国家武备,出现了我国火药火器史上的鼎盛时期。清朝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发动了一系列讨伐战争,在统一全国、平定叛乱、镇压起义的战争中皆依赖火器,但在嘉庆朝以后,清王朝政治日益腐败,经济逐步衰退,科学技术停滞不前,火器制造业随之衰落。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古代火器被近现代枪炮取代,从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毅飞

北京长城保护员发现竹节炮或出自晚明时期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26日,“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暨长三角联合招聘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行。
27
9月26日,雨后的贵州花江大峡谷云雾笼罩,花江峡谷大桥如同“钢铁巨龙”腾跃峡谷之上。
27
9月25日,2025年“祝福祖国”巨型花篮正式完工,亮相天安门广场与市民共度佳节。
27
这是9月25日晚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内工作的画面。
26
8月10日,在我国南海海域,中国海警华阳舰执法员驾驶执法艇执行任务。新华社记者 徐宏岩 摄  8月26日,在我国南海海域,中国海警华阳舰执法员密切监视擅闯我国仁爱礁附近海域的外方船只。
26
近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国庆、中秋佳节。近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国庆、中秋佳节。近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国庆、中秋佳节。近日,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国庆、中秋佳节。
26
秋分时节,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的甘肃省张掖市各种作物陆续成熟,农民开始收获,田间一派丰收景象。秋分时节,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的甘肃省张掖市各种作物陆续成熟,农民开始收获,田间一派丰收景象。
25
9月24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育鹰小学学生在活动开幕式上表演快板《战鹰集结》。
25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公园总数达110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累计建成绿道总长度达2015公里。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公园总数达110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累计建成绿道总长度达2015公里。
25
目前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逐渐逼近广东,广东省防总决定于当日10时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目前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正逐渐逼近广东,广东省防总决定于当日10时将防风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
2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