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这一劝诫
蜀黍天天说、天天念叨
但是!!
仍然有人以身试法
除了侥幸心理作祟
还与五花八门的网传误区有关
酒量好喝一点没事?
吃了醒酒药还能开车?
歇一会就能过了酒气?
这六大酒驾误区
希望大家都别“踩雷”了!
误区一
少喝点,酒量好,不喝醉就没事?
蜀黍解释
要知道不是自己感觉醉了才是“醉酒驾驶”,按照法律规定,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mg以上即属醉酒驾车,追究刑事责任,且5年内不得领驾照;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以上不满80mg的,属于饮酒驾车,要受行政处罚。
误区二
喝了酒休息一会就能开车了?
蜀黍解释
血液里酒精的代谢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酒精浓度数值的高低与酒后时间长短有关,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酒精代谢的速度也不一样。为保证安全,喝完酒尽量隔24小时以上才能开车。
误区三
酒后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算酒驾?
蜀黍解释
“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都属于机动车,酒后骑摩托车上路都属于酒后驾驶机动车。
另外,符合国家规定、不超标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根据《电动车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电动自行车主要技术性能要符合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km/h、整车质量不大于40KG、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等要求。
实际上,现在市面上很多的电动自行车都是超过这个法定标准的,酒后驾驶这种“超标”电动自行车的,仍会被视为酒驾,一样会受到法律的处罚。
误区四
酒后挪车不属于酒驾?
蜀黍解释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只要将车驶离车原位,就可以认定有了驾驶行为。只要驾驶员饮酒后在道路上有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即构成酒驾。
其实,不仅是挪车会被认定为酒驾,就算是启动车后开空调在车内休息,只要汽车处于启动状态,就算车主没有开车行为也会被认定为酒驾!
误区五
搭乘酒驾车不用担责?
蜀黍解释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对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明知司机酒驾依然搭车,或者劝酒后纵容司机开车的,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因此,在自己远离“酒驾”的同时,不仅要对饮酒后驾车的同伴及时劝阻,更不能为图方便、顾面子搭乘“酒驾”车辆。
误区六
服用醒酒药就能开车了?
蜀黍解释
解酒药其实是一种护肝的药物,用它可以减少对肝的损害,但它并不能分解酒精,降低血液酒精浓度。酒后服解药,可能会舒服一点,但不能错误地认为体内酒精含量少了,可以开车了。
清远公安提醒
广大驾驶人切勿因一时侥幸
做出违法行为
请大家时刻牢记文明守法
若要驾车,坚持不喝酒
若要喝酒,安排好代驾
转自 丨 清远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