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债17年

2023-03-19 18:53来源: 央视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欠债近百万,

  债主们非但不催债,

  反而主动借钱给他,

  这老农怎么做到的?

  陈廷海,是湖北省当阳市半月镇红光村的村民,今年62岁。他一共有210个债主,但十几年来,这些债主不但不催他,有的还继续借给他钱。

  事情要从17年前说起,陈廷海干了大半辈子粮油经纪人,从农户手上收购粮食,再卖往粮油厂。

  但在2006年夏天,他把一批价值上百万的油菜籽交给一位油脂厂老板后,却遭遇了对方跑路,不仅自己损失了7万元,还欠了210户村民共计98万元。

  从那时起,老陈一家都在干一件事儿,还债。如今,陈廷海的欠款,只剩下13万多元。把债还清,是陈廷海最大的心愿。

还债17年

还债17年

  卖粮还债

  记者见到陈廷海时,他正和妻子刘志君将自家谷仓里的稻谷装车,准备拉到粮食厂去卖,这段时间稻谷价格不错,陈廷海能多赚一点。

  陈廷海自家一共十三亩地,一年有上万元的收入,做粮油经纪,赶上当年粮价好,也能赚个三万多元,这一趟运气不错,如陈廷海所料,稻谷按照每斤一块三毛八的价格卖了出去。

  做粮食生意,钱是一分一分从土地里赚出来的,而在45岁那年,一夜之间就背上了上百万的债务,差点让陈廷海失去活下去的勇气。

还债17年

  收粮卖粮,是个体力活,每年最热的时候,也是陈廷海最忙的时候,除了起早贪黑打理自家稻田,他还得挨家挨户收购、装车。十几年来,为了还债,陈廷海一刻都不敢停歇。

  2006年事发后,有关部门成立了专案组,对此案进行调查,不久,油脂厂老板落网并被提起公诉,最终获刑9年。然而,因为涉事企业资不抵债,欠款无法追回,陈廷海的损失一直没有得到偿还。

  从欠债开始,陈廷海一家的命运就改变了,这条跨越17年的还债路,也是一场践行承诺的马拉松。一分一分地攒,几百几百地还,陈廷海和家人一起,舍出年华,付出艰辛,只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还清债务。

还债17年

  一家人节俭度日

  这些年,村里家家户户陆续都盖起了新房,但陈廷海家的这三间平房却一直没有翻新,遭遇变故后,除了留下了些口粮,陈廷海夫妻俩把家里值钱的物件、牲口全都卖了,十几年来,他们家里用的、身上穿的,几乎都是亲戚和乡亲们接济的。

  平日里,陈廷海下地干活、收粮卖粮,妻子刘志君则在家种菜、饲养家禽,还在水塘喂了鱼。虽然鸡鸭遍地,老两口却很少能吃上荤菜,大多都卖了换钱。这样简朴的日子,他们一过就是17年。

  陈廷海的儿子陈超,曾是村里人口中“最有出息的孩子”,当年,他以667分的高分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家里出事时,陈超正在考研,为了帮父母还债,他最终放弃了读研,开了一间档口卖电脑。

还债17年

  陈廷海儿子 陈超:突然间出这么一件事情,自己做子女的当时也很心酸。所以当时就想得很简单,就想尽自己所能,尽快工作能挣一点钱,能帮帮家里。所以现在回想当时的决定,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遗憾。

  一场变故,让这个家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也凸显出一家人的品格以及彼此搀扶的亲情,2022年,中央文明办组织评选“中国好人榜”,陈廷海被评为“中国好人”。

还债17年

  村民的信赖

  而这个“好人”背后,除了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还有一群人的温暖帮助和信任,就是陈廷海的债主们,那些可亲可爱的父老乡亲。

  出事前,陈廷海曾是村里有头有面的人物,踏实肯干、颇有经营头脑的他,凭借做粮油经纪,赚了一些钱,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陈廷海都会慷慨相助。

还债17年

  红光村村民 杨志琼:那个时候四五百块钱,两三百块钱都借,不管多少,随时找他就可以拿到钱。他蛮肯给别人帮忙,不是帮我们一个人的忙,只要我们队的人请他帮忙都可以。我们知道他对我们的好,我们要对他好,就是一礼答一礼。

  多年交下的人心和乡情,成了陈廷海顶住压力、重新出发的底气,出事后,210户村民,没有一家上门讨债。

  不仅不催债,很多人看到陈廷海家过得艰难,还主动借给他钱。

  那次意外,并没有让陈廷海失去大家的信任,村民们依旧把自家粮食卖给他。

还债17年

  红光村村民 任志芬:他这个人还蛮好,两口子都蛮守信用,还蛮善良蛮好。

还债17年

  “中国好人”们

  最近,卖完稻谷的陈廷海手头宽松了一些,他准备把欠村民席仙兰的六千块钱还清。

  傍晚回到家,陈廷海拿出一卷卷各种字迹的欠条,一张张摊开,在席仙兰的欠条上一笔一画写下自己的名字。

  记者:为啥把这些欠条都留着呢?

  陈廷海:我以前就烧了,我儿子说爸爸这可以留个纪念,看到底还了多少钱,我儿子说可以看一下,我才留着。

  记者:你不怕看了心里不舒服吗?

还债17年

  陈廷海:账还清了,可以拿出来看一下到底借了多少钱,有时候还要还人家的情,要帮忙还要帮一下。人家在困难的时候借钱给我们,我们不能忘恩,将心比心。

还债17年

  夜幕降临,陈廷海和妻子难得有空闲,能一起散散步。

  陈廷海:我们俩越来越好了,现在政府帮助我们,这么多人关心我们,争取把账还清了,还清了带你出去转一转。

  还债17年里的艰辛,可能只有陈廷海一家人自己才最有体会。别人卷钱跑路,自己也遭受了损失,陈廷海本来是不用自己揽下所有的难。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你去问老陈,他也不会讲什么豪言壮语,因为他活得就是“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善良和本分,也是中国人“人无信不立”的精神品格。

  17年的还债路,也是一次长征。长征路上,陈廷海不是一个人。妻子儿子全力支持,兄弟姐妹多次援助,从天而降的重负之下,家是他最坚强的后盾。陈廷海坚持17年,他欠钱的210户村民信他17年,没一户上门讨债,没一人恶语相向。最难的时候,有乡亲鼓励他:“只要人在,比什么都强。”陈廷海的“信”让人眼角湿润,乡亲们的“义”更令人热泪盈眶。其实每一个关于信义的故事里,都有很多中国好人,好人受善待,好人有好报,这比什么都重要。

[责任编辑:侯甜]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这是7月26日拍摄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现场。本届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包括会议论坛、展览展示、赛事评奖、应用体验、创新孵化等五大板块。
27
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当日,贵州榕江举行主题为“感恩重启·贵州超力量”的超级星期六活动,球星巴乔、卡洛斯现场助阵,助力“村超”重燃赛事,正式回归。
27
26日,2025年游泳世锦赛跳水项目迎来首个比赛日。7月26日,冠军中国队选手陈艺文、陈芋汐、程子龙、曹缘(从左至右)在颁奖仪式后合影。
27
近年来,作为民营经济重镇的福建省泉州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支撑,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激活民企发展新动能。
26
当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重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下称“书博会”)在重庆开幕,线上线下汇集精品图书上百万种,其中新书约10万种。本届书博会以“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为主题,主会场设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同时在重庆市南岸区、大足区设分会场。
26
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一场降雨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太行山区出现云海景观,层层云海在奇险峻秀的山峦间翻腾,群山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人间仙境,美不胜收。
25
7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进行2025年度岩画复查(无人机照片)。贺兰山岩画记录了3000至10000年前当地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及多种图案和抽象符号,是反映我国北方先民生活状态的文化符码,为研究贺兰山地区远古时代乃至近现代生态环境和物质条件提供了珍贵资料。
25
7月24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会场,媒体记者拍摄《合乐图》民族乐器复刻展演。
25
7月23日,四川成都火车东站候车大厅客流如织。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自7月1日暑运启动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已经突破3亿人次,日均安排加开旅客列车922列。
24
7月23日,在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暑期爱心教室,孩子们在志愿者辅导下画画。暑假期间,浙江省嘉兴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启暑期“爱心教室”,课程包括绘画、书法、阅读、手工以及作业辅导等。
24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