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马门溪龙:已知恐龙中脖子最长,比长颈鹿的长6倍

2023-03-18 07:20来源: 上游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一组中外科学家研究团队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分析表明,在中国发现的一个马门溪龙标本的颈部长度达15米,比长颈鹿的脖子长6倍。据科学家称,它可能是目前已知恐龙中脖子最长的恐龙。相关研究已发表在近期的《系统古生物学杂志》上。这一消息迅速登上热搜。关于马门溪龙,你知道多少?

揭秘马门溪龙:已知恐龙中脖子最长,比长颈鹿的长6倍

  ▲矗立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合川马门溪龙正型标本。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国内多地发现化石

  是合川人气地标原型

  马门溪龙作为蜥脚类恐龙的一个属,因“模式种”发现于中国四川宜宾马门溪而得名。生存于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因拥有超长的脖子闻名于世。它的颈脖长度相当于体长的一半,颈椎数量达19节,是已知恐龙中最多的。成年的马门溪龙体型庞大,颈长近10米,相当于一辆公交车的长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多地都曾发现过这种恐龙的化石。以重庆为例,早在1957年,重庆合川太和镇鼓楼山就曾出土过一具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更大的恐龙化石,它就是被称为“东方巨龙”的“合川马门溪龙”骨架化石。合川马门溪龙长达24米,体重高达26吨,非常雄壮。

  在合川滨江路上,有一个著名的雕塑——合川马门溪龙雕塑。2013年,川美影视动画学院副院长周宗凯教授带领20多个助手历经三个月时间,用青铜材料再次创作复制出一座与合川马门溪龙体型相近的雕塑,现今这座雕塑已成为合川滨江路上的人气地标。

  从1957年至今,先后在合川涪江畔太和镇、嘉陵江畔大石镇、涪江畔官渡镇发现恐龙化石。太和镇的合川马门溪龙是当时中国最长、亚洲最大的恐龙,被誉为“东方巨龙”。大石镇的合川马门溪龙待定种是重庆市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恐龙。

  2021年,官渡镇再次发现恐龙化石,且根据初步判断属于又一个大型蜥脚类恐龙,当时经专家初步判定,这种恐龙就是马门溪龙。

  根据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官方微信信息,马门溪龙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恐龙明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生活在1亿6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的大型蜥脚类恐龙。推测其最大体长可达35米,重60-80吨。

  迄今为止,马门溪龙是中国种类最多、地域分布最广的蜥脚类恐龙。

  目前已经发现了9个种类的马门溪龙,其中最早发现的马门溪龙叫做建设马门溪龙;最著名的马门溪龙叫做合川马门溪龙;最小的马门溪龙叫做安岳马门溪龙;身体最长的马门溪龙叫做中加马门溪龙;最原始的是井研马门溪龙;保存最好的是杨氏马门溪龙;最有争议没整明白的是釜溪马门溪龙和云南马门溪龙;还有一个是广元的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的“龙生目标”:

  吃吃吃吃吃吃吃

  上述中科院古脊椎所刊发科普文章称,马门溪龙的脖子里面有19枚脊椎骨,背部的脊椎反而只有12枚。其中最大的中加马门溪龙,一根颈肋(就是颈部的肋骨)就长达4.2米,这也是世界上最长颈肋了。

  但这种恐龙的头部很小,长着一个小脑袋。马门溪龙的腰部还有一个膨大的神经节,科学家们推测可以通过这个神经节控制后肢和尾巴。所以就有人说,马门溪龙有两个脑袋,一个在头部,一个在腰部。

  马门溪龙平时只吃植物,但不能像长颈鹿那样立起脖子吃树叶——它的脖子不会抬得太高。如果头抬太高,脖肋就会把脖子戳坏。

  科学家们推测,马门溪龙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吃东西,有人计算了一下,它每天要吃300千克的食物,天天的任务就是不停地吃。

  长颈鹿一天要吃掉50多千克的树叶,马门溪龙要吃掉300千克,长颈鹿六天的食物只够马门溪龙一天吃的。由此可见,在马门溪龙生活的时代,地球环境一定很优越(据研究,那时的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摄氏度,大气含氧量是现在的1.3倍),青山绿水植物茂盛,食物张嘴就有!于是才造就了如此体型的“巨”星。

  新闻多一点

  我国恐龙多宗“最”

  最胖恐龙:刘家峡黄河巨龙

  较保守的估计,目前全世界已命名恐龙800余属,1000余种。100年来,中国已命名了170多种恐龙,约占世界的六分之一,为世界第一恐龙大国。

  除了脖子最长的恐龙,在我国曾经出土的恐龙化石中,科学家们还曾经发现过其他的有意思的恐龙。

  在甘肃临夏州永靖县的刘家峡恐龙博物馆内,有一个等高的刘家峡黄河巨龙模型,这种龙是国内已知最胖的恐龙之一。

  侏罗纪中国最凶猛的肉食恐龙:永川龙

  这是一种生活于距今1.45亿年前晚侏罗世的大型肉食性恐龙,因标本首先在重庆市永川区发现而得名。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体长约7米,站立时高4米,有一个又大又高的头,略呈三角形。嘴里长满了一排排锋列的牙齿,就像一把把匕首。永川龙的行为类似于现存的大型肉食动物,性格孤僻,喜欢单独活动。一些性情温和的植食性恐龙常常是永川龙捕猎的对象,一旦被它盯上,就很难逃脱。

揭秘马门溪龙:已知恐龙中脖子最长,比长颈鹿的长6倍

  ▲禄丰龙邮票。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中国第一龙”:许氏禄丰龙

  许氏禄丰龙是一种原蜥脚类恐龙,原蜥脚类生存时间较早,侏罗纪晚期就已灭亡。虽然它长得不起眼,但它是中国古动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可有三个“最早”:第一,许氏禄丰龙生活在2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是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恐龙。第二,它于1938年发现于云南禄丰(1939年发掘出来),是我国最早发现的完整的恐龙骨架。第三,许氏禄丰龙是第一具由中国科学家自己发掘、研究、装架的恐龙。这件许氏禄丰龙是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第一任所长杨钟健院士带领的考察队发现并亲自研究的,而且因为发现完整,1941年研究完就运到重庆北碚进行了装架、展览。这件标本的种名“许氏”就是为了纪念他在德国的古生物学老师许耐。它的属名来自它的产地云南省禄丰县,一个重要的化石产地。正因为有这么多“最早”,许氏禄丰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

  上游新闻综合新华社、华龙网、中科院古脊椎所官方微信、福建博物院官方网站、首都之窗等

[责任编辑:李丁丁]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截至5月4日,本届广交会共吸引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8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去年同期增长17.3%,创历史新高。
06
这是5月3日在埃及新河谷省拍摄的中曼埃及公司奥瓦伊纳特水井项目现场。沙漠夕阳下,金色余晖中,高耸的钻机还在为钻探“生命之泉”而轰鸣不息。沙漠夕阳下,金色余晖中,高耸的钻机还在为钻探“生命之泉”而轰鸣不息。
06
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06
5月4日,在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的泰州华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车间进行切割作业。“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五一”假期,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岗位,庆祝自己的节日。
05
“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五一”假期即将结束,各地迎来假期返程高峰。
05
“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五一”假日期间,位于新疆鄯善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峪沟村吸引不少游人观光旅游。
05
在失重舱内进行空间科学实验 在飞上太空前的转椅训练中 桂海潮一开始有些不适反应 冒虚汗、恶心、头晕 不服输的他开始加练 一只手抓着另一侧耳朵原地旋转 就这样 练习了一段时间后 通过刻苦训练 
04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近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位列其中。
04
走进浑河滩现代设施农业产业示范园,记者看到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智能温室。2024年,内蒙古设施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研究院成立,着力开展现代设施农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技术攻关。
04
平凡岗位的劳动者们,以不凡的坚守与创造,诠释着劳动的力量。从今年3月开始,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分公司2170队2400多名物探工人,挺进昆仑山中,克服山高崖陡、高原缺氧、天气多变等困难,在昆仑山中为国家找油找气。
0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