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场能否打开博物馆美术馆流量新入口

2023-03-17 08:53来源: 文汇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从落日余晖到璀璨星河,浦东美术馆镜厅“定格”浦江夜景,近期成为小红书平台上一大分享热点。随着春暖花开白昼渐长,上海博物馆、龙美术馆西岸馆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增设夜场,为大众提供了有别于白天的观赏体验。夜间另一种文化休闲的可能,甚至有常态化趋势。

  然而,文博美术场馆的夜间延时开放,仅仅意味着运营时间的增长吗?馆方真的准备好拥抱“夜场时代”了吗?业内更加呼吁的,其实是与夜间场景相适配的独特文化艺术供给,是夜游给博物馆、美术馆带来的活力新入口、流量新入口。这无疑对馆方的策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是对大众观展热情的呼应,亦为文旅融合提供新的支撑点

  记者观察到,目前申城开放夜场的博物馆、美术馆大多集中在这样两类——

  一部分展馆的夜场配套大展限时运行,呼应着大众的观展热情。时下,上海博物馆每周三、周六加开的夜场,考虑到的便是“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这一重磅引进展此前预约一直满额的火爆情形。而龙美术馆西岸馆最近一连“上新”包括“张晓刚:蜉蝣”“乔尔·梅斯勒:灵性之旅”等六个展览,同时将展馆切换至“夜场”模式。去年余德耀美术馆举办爆款展览“奈良美智”时,也曾启动“夜场”,以分散日间客流。

  还有一部分展馆本身便地处旅游黄金地带,其提供的夜游体验,俨然成为文旅融合新的支撑点。坐落于小陆家嘴C位的浦东美术馆便是典型。这家美术馆开馆不久便全面开放夜场,并且在市民游客眼中,从自然到人文、从建筑到艺术品的叠加,创造了一种更甚于白天的体验。而最为加分的,自是馆外颇有氛围感的美景:白色长廊形成充满电影感的画框,三排座椅供人们静静休憩,等待对岸外滩万国建筑群华灯初上,夕阳坠入其背后。与之体验相类似的,还有徐汇滨江的美术馆群落。江畔与馆内互相导流,市民游客既能欣赏高品质艺展,又能在江边踱着步子,看水波荡漾、飞鸟掠过——这种体验在凉风习习的夏夜尤为具有吸引力。

  在上海艺术研究中心青年学者郭奕华看来,构建国际文化大都市,博物馆、美术馆夜场带来的文化艺术供给,是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这座城市,市民游客夜晚有什么样的休闲好去处,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夜经济的文化深度。夜间开放的博物馆、美术馆,提供了一种有别于夜间逛商场、泡酒吧、上电影院或剧院等等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城市文化消费需求旺盛的映射。”

  打破时间上的限制以外,呼唤更多的“夜晚限定”文化艺术供给

  在业内看来,开放夜场的博物馆、美术馆,不仅意味着运营时间的延长,更需要提供一些“夜晚限定”,一类有别于日间常规观展的独特文化艺术内容。它们可以依托馆外养眼的风光来策划,但不能全然指望美景撑起人气,否则这样的夜游终究是不可持续的。

  针对夜场的内容策划,此前申城的博物馆、美术馆有过一些尝试。例如,每年国际博物馆日,全市很多文博场馆均推出“博物馆之夜”;中华艺术宫以“艺术宫之夜”探索音画融合的跨界艺术体验;围绕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程十发美术馆发起“美术馆夜游”;上海玻璃博物馆曾策划“和最爱的人夜宿博物馆”。可惜,就全城范围以及全年365天而言,这些尝试仍不够。据了解,目前沪上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已把更多的夜场相关活动策划提上日程,有望今年夏天陆续推出。

  “文化展馆尤其是博物馆的展品通常与大众存在距离感,而夜场恰恰能凭借一些特色活动的策划,开启馆方新的活力入口,甚至是流量入口。”博物馆人吴萌说。有过考察世界多地博物馆经历的她,坦言不少博物馆夜游活动曾让自己眼前一亮。吴萌向记者举例道,曾在湖南博物院某个国际博物馆日的特别夜场活动中,看到整座展馆被布置成大型实景解谜游戏,志愿者纷纷身着与辛追夫人同时代的服饰,邀请观众穿梭于馆内寻找线索。英国V&A博物馆的“星期五奇妙夜”(Friday Late)则形成了常态化,固定在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举办,契合着这座博物馆以当代视觉文化和设计为主题的定位,通过一系列现场表演、电影、装置、辩论、现场DJ等形式营造出一个轻松的“艺术之夜”。而在梵蒂冈博物馆的一次夜场活动中,她步入著名的“拉斐尔房间”,置身全方位环绕的拉斐尔巨幅壁画,听了一场小型的古典室内音乐会,“那感觉妙极了”。

  博物馆、美术馆开夜场,绝非易事——无论水电开销还是人力保障,都意味着不容小觑的增量,对于展馆而言更不应是标配。诚如有业内人士坦言,博物馆、美术馆夜场如果缺乏优质内容和活动作为支撑,对观众没有产生黏性,无异于一种公共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有人提出,对于已开设的夜场,博物馆、美术馆需要做好更充足的准备,探索拉近大众与艺术之间距离的更多个性化方式。

[责任编辑:武乐之]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广东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20日17时50分前后在广东江门台山海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广东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已于20日17时50分前后在广东江门台山海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5百帕。
21
当日是入伏第一天,各地群众通过艾灸、拔罐、贴“三伏贴”等中医疗法进行“冬病夏治”,增强身体抵抗力。当日是入伏第一天,各地群众通过艾灸、拔罐、贴“三伏贴”等中医疗法进行“冬病夏治”,增强身体抵抗力。
21
盛夏时节,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各地清澈凉爽的瀑布、潭水、溪流吸引各地游客前来畅享夏日清凉,当地暑期旅游逐渐进入旺季,乡村“夏日经济”火热。盛夏时节,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各地清澈凉爽的瀑布、潭水、溪流吸引各地游客前来畅享夏日清凉,当地暑期旅游逐渐进入旺季,乡村“夏日经济”火热。
21
7月19日,几位参观者在数字科技链展区的TCL公司展台体验一款眼镜。当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迎来公众开放日。当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20
暑假期间,各地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收获快乐,丰富假期生活。暑假期间,各地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收获快乐,丰富假期生活。暑假期间,各地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收获快乐,丰富假期生活。
20
7月16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吴凤明在检查蜂箱。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在蜂群还未苏醒之时,一家人便开始了忙碌:查看蜂箱、采粉晾晒、收集蜂蜜、打包寄货。
20
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
19
题:“清凉资源”变“热经济”:中国避暑旅居持续升温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中国避暑旅居产业正从“清凉资源”向融合文化、疗愈、研学等复合体验升级。
19
森隆藏布河,地处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北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深处。据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曲地区管理局措罗木管理站站长阿旺洛卓介绍,近3年来,从此处过河迁徙的藏羚羊种群规模每年都超过15万头。
19
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25年4月28日发布通告称,天安门城楼自2025年5月6日起暂停对外开放,以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目前,天安门城楼的施工围挡已经拆除,重新亮相,但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告。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