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目前,我国部分城市老龄化程度较高,对于居家养老的家政服务需求也最为迫切。这也是国家推进“家政进社区”的重点发力方向。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表示,各地要支持社区采取公建民营、委托运营等方式,为家政服务网点预留空间。推动家政企业嵌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助餐点等现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鼓励家政企业连锁化运营社区网点。
家政服务进社区 居家养老“零距离”
相关措施有了,各地具体是怎么做的?
临近中午,江苏苏州金阊街道金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热闹起来。这里由专业的家政团队运营,设有助餐区、理疗按摩室、助浴区、舞蹈运动房等功能区域。社区里还设有便民服务点,不定期开展理发、按摩、家电维修等服务。
年满80周岁的苏州市民,还可以享受到一个月一次的居家保洁和长护险服务。
85岁的章月琴因为偏瘫行动不便,属于中度失能人员。家人为她申请了长期护理保险,护理员每月13次上门照护。政府补贴后,章月琴本人要承担的并不多。
面对旺盛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当地正在打造“3+10+29+千家万户”体系。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