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2023-03-08 15:54来源: 大河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发现早于三星堆金覆面、出土文物200余件 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新发现填补多项空白

  3月8日,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举行,相信关注考古的网友都记得,2022年河南郑州一处遗址发现的金覆面在国家文物局召开的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引起关注,尤其是这个“金覆面”年代上更早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商代晚期黄金面具。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紫荆山路东侧、东大街南侧、书院街北侧的基建考古中发现一处商代白家庄期贵族墓地,墓地位于郑州商城内城东南,距东城墙约450米、南城墙约200米,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同时,在墓地南侧发现多组商代夯土建筑基址。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出土文物200余件:郑州商城目前出土随葬品最多、种类最丰富、等级最高的贵族墓葬

  据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黄富成介绍,书院街墓地由壕沟、墓葬、祭祀坑及墓地通道等组成,是一处结构清晰、功能完备、具有兆域性质的系统性的商代白家庄期高等级贵族墓地。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发掘商代白家庄期墓葬28座,均为土坑竖穴墓。其中铜器墓葬3座,其余墓葬无随葬品。墓地主墓出土铜器、玉器、金器、箭镞、贝币、绿松石以及黄金绿松石的牌饰等200余件,是郑州商城目前出土随葬品最多、种类最丰富、等级最高的贵族墓葬,底部有六处殉狗坑。祭祀坑有牛角、猪祭祀坑等十余处,东段显示墓地使用期间祭祀行为密集频繁。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填补多个空白扇贝形覆面为商族源流探讨提供文化线索

  墓地南侧发现有多组夯土建筑基址,时代从二里岗下层至白家庄期。其中建筑基址用木桩加固版筑夯土的建造方法,是目前夏商房屋建筑中的首次发现,与小双桥版夯建筑加固方式具有明显的技术传承的特征,对于研究商人营造法式提供了全新资料。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书院街墓地兆沟的确认将先秦兆沟的历史提前至早商时期,为殷墟王陵区兆沟的认知提供了确切依据。考古发现的贵族墓葬、建筑、祭祀遗存及丰富的青铜器、黄金制品等,大大改变了学术界几十年来对于郑州商城东南这一古都规划历史布局的空白认识。”黄富成在发布时说。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墓地主墓M2陪葬品形成了中商早期丧葬礼制完备的青铜器、金器、玉器组合。特别是金覆面、铜覆面、金泡等器物的出土是商代早、中期墓葬考古首次发现,扇贝形覆面不仅为商族源流的探讨提供了极具符号特征的文化线索,也为三星堆黄金面具文化的来源提供了确切依据,同时也是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实物体现。墓葬底部6处殉狗坑开启了商人极具特征的殉狗文化。墓地南侧分布的多组商代夯土建筑基址,对于认识书院街墓地的性质、都城建制、郑州商城功能与布局等提供了新的材料。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书院街墓地的考古发现体现了郑州商代王城的原生文化内涵,结合共存于白家庄期的三处铜器窖藏坑等遗存,对于研究郑州商城的使用兴废、商代王都与小双桥的关系、夏商城址建制、商文化及‘中华文明探源’等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黄富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距今7800~7400年 安阳八里庄遗址新发掘填补了豫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空白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申文喜介绍了安阳八里庄遗址发掘概况。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距今7800~7400年 以裴李岗文化为主聚落遗址

  安阳市文峰区(高新区)原小八里庄村南地配合基建发掘过程中,新发现并确认一处以裴李岗文化为主体兼具磁山文化因素的新石器中期聚落遗址。结合勘探调查与试掘可知,遗址分布区呈不规则椭圆形,东西最宽约230米,南北长约150米,现存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在遗址分布区西南侧,钻探出一条古河道,大致呈西北—东南流向,河道宽约100米。遗址区内地层堆积清晰,文化遗存丰富,保存状况较好。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距今7800~7400年。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2022年在遗址区东半部共布15个探方,其中13个已发掘至裴李岗文化层。2022年发掘重点是在遗址东部、西部选择两个地点开挖了两条探沟,以期解决钻探出的古河道与裴李岗文化层之间的关系,探讨遗址形成、废弃成因及与古代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遗址外围有无人工开挖的壕沟、有无更早人类活动遗存等现象。其中,东探沟发掘3座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灰坑。东探沟地层内未发现有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痕迹。拟对东探沟剖面地层进行科学取样,开展古环境分析研究。初步推测,八里庄遗址先民为依河而居。”申文喜说。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填补了安阳地区乃至整个豫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空白

  那么此次挖掘有什么出土遗物呢?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出土陶片器型有泥质红陶小口双耳壶、平底罐、三足钵,夹砂侈口深腹罐、直口罐(盂)等。夹砂陶片器表多有纹饰,有篦点纹、绳纹、指甲纹、之字纹等。另出土较多红烧土墙体残块,以及石铲、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石器。对地层及灰坑内填土进行筛选和浮选,获得一批细碎动物骨骼、螺壳、炭粒等,拟开展鉴定。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安阳八里庄遗址是目前所知裴李岗文化分布的最北界,也是同时期豫北地区最大的遗址,填补了安阳地区乃至整个豫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当地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对于揭示豫北地区裴李岗文化地方类型的文化内涵与特征、探讨与磁山文化的交流互动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安阳八里庄遗址的考古工作才刚刚开始,计划联合申报主动发掘,结合多学科研究,深入了解八里庄遗址的文化内涵、文化属性、聚落布局、功能分区等,从而推动中原地区裴李岗时期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

  陕州城墓地出土1套9件战国铜编钟和1套10件石编磬 系三门峡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

  记者从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还获悉,在三门峡市陕州城墓地,出土了1套9件战国铜编钟和1套10件石编磬,系三门峡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陕州城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郊经济开发区的西部,北临外国语高中,东临焦国路。据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燕飞介绍,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为配合三门峡甘棠学校项目建设,三门峡市考古研究所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派,联合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570座,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汉、唐、明清等,出土随葬品3000余件,其中春秋战国墓228座。

  “此次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分布密集,墓葬排列较为有序,少见打破关系。墓葬形制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葬具多为一椁一棺或一椁重棺,少量单棺或者单椁。墓主以北向、东向为主,绝大部分墓葬有随葬品,多在棺内或棺椁之间。”燕飞说。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3000余件随葬品 发现较多夫妻并穴合葬墓、工匠墓、春秋战国之交戎人墓

  其中,发现最大规模墓葬四鼎贵族墓葬为一椁重棺,共出土随葬品96件套。其中出土铜鼎4件,另有铜豆、铜缶、铜盘、铜匜、铜舟、陶鬲;铜车軎、车辖,马衔、骨镳;铜戟、鐏、戈、斧、镞;玉柱、玉饰、耳珰、玉片等。所出铜钮钟1套9件、石编磬1套10件,为三门峡正式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此外,发现较多夫妻并穴合葬墓,有南北并列及东西并列两种,各种等级均有发现,如两鼎墓M99与M94均为朝北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东西并列、距离较近且随葬器物相似,均为铜鼎、豆、盘、匜、舟的组合。经体质人类学鉴定,应为夫妻并穴合葬墓。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另一椁重棺棺椁上有印纹金箔装饰,出土铜鼎1件以及铜鍑、陶鼎、豆、壶、罐;铜戈、镞、剑等。尤其是发现的铜锯、斧、针、凿、锥以及不同规格的砺石,突出其工匠特点,较为罕见。

  此外,还发现春秋战国之交戎人墓,发现陶单耳罐1件,M121发现铜鍑1件,二者均为单棺,形制较小,此时墓葬及器物特点已有中原化趋势。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出土战国铜编钟和石编磬 系三门峡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

  “经初步研究,此类墓葬器物组合多为铜鼎、豆、壶、盘、匜、舟、陶鬲等,为东周三晋文化风格,该墓地或为战国早期魏国公共墓地。”谈及此次发掘的意义,燕飞说。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他认为,陕州城墓地考古是继20世纪50年代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墓地布局规整,保存较好,为研究豫西地区东周时期墓地布局、社会政治变迁提供了珍贵考古资料。陕州地区经历虢国灭亡后的短暂消沉,在战国初年因重新成为战略要地而快速发展。

这些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传出千古的崭新回响

  而且出土大量青铜及少量金、玉等精美文物,出土的青铜编钟是三门峡建市以后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为研究春秋战国过渡阶段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材料。

  此外,再次发现戎人墓葬,而且呈现明显的中原化现象,三门峡地区不仅是连接东西方的大动脉,也是北方地区与中原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交流过程,有明显的融合现象。

  大河网  记者:莫韶华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6月15日,工作人员在G3次列车前展示庆祝北京站首次开行京沪高铁列车横幅。当日7时40分,由北京开往上海的G3次列车驶出北京站。当日7时40分,由北京开往上海的G3次列车驶出北京站。
15
当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雨后初霁,风景如画。当日,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的世界遗产地哈尼梯田雨后初霁,风景如画。
15
14日,第16届海峡论坛拉开帷幕,台湾各界嘉宾7000余人来到厦门,为情而聚。
15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有多快?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据各地初步统计,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
15
自6月8日以来,北方地区高温持续,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共有15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中央气象台14日18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15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14
新华社发 胥晓璇 沈伯韩 编制
14
近期,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举行了校园“剪纸文化艺术节”。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6月13日,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剪纸作品展。
14
这是6月12日拍摄的在日本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的“大熊猫‘香香’家族生日会”上展出的“香香”的照片。
13
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当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湖北襄阳开幕。
1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