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我国65岁以上老人中,平均每10人就有3~4人发生过跌倒,摔倒最大的影响是引发骨折,其中尤以髋关节骨折最为严重,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其死亡率高达20%~30%,且致残率高。01
上海市常住人口中
60岁及以上人口为581.55万
占总人口的23.4%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04.9万人
占比16.3%
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十分重要
而老年人出行
最怕的就是“摔跤”
每逢下雨天、潮湿天气
地铁站出入口、商场门口、
公园门口等很多地方都非常滑
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
走起路来“如履薄冰”
怕稍不留神就会跌倒
这些老年人经常要走的道路
究竟有多滑?是否安全?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
特地请第三方专业机构
对本市平时人流量较多的
25个公共场所
进行了地面防滑性的测试
上海市消保委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沪上25个人流量较高场所进行地面防滑测试
检测人员将防滑等级参照相关技术规程和测试数值分为Aw(高级)、Bw(中高级)、Cw(中级)和Dw(低级)。测试结果显示,超过80%的场所地面在下雨天(湿态)防滑等级为“Dw”,也就是说这些地方都是老人家跌倒的“危险区”。
此次测试的25个场所中,有高达21个被认定为Dw等级。
对于公共场所路面湿滑、“步步惊心”,不少市民深有感触:有人曾把鞋子摔丢了,还有人表示,自己不是老年人,也被路面“吃药”,手机都摔碎了。
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场所的露天地面都用了经抛光处理的石材或玻化砖等,显高档又易打扫。然而一旦遇到下雨天或黄梅天,这些地面的湿态阻滑值普遍较低,防滑性能比普通地砖差很多。消保委认为,这种“‘滑’而不实”的装潢理念要不得。
许多市民表示,老人出门就怕摔跤,公共场所的防滑工作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老年人雨天出行安全已然成为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痛点问题,上海市消保委强烈呼吁相关单位、管理部门对防滑系数低的露天场所地面尽快实行改造,并出台相关防滑强制性规定。
唐健盛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
我们建议相关场所的物业单位、公共场所的管理部门,能够尽快对这些地面的防滑性做一个测试。如果发现有可能给我们老年市民的出行带来危险,就要及时进行一些改造。同时,我们也呼吁出台一些法规标注,能够对公共场地地面的防滑性,特别是下雨天的防滑性做一个强制性的规定,以保证我们老年人的出行安全。
综合自上海市消保委、新闻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