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怎么办
我的耳机胶塞好像掉进耳朵里了
医生~你说啥
我的耳朵“发霉”了?
……
今天是#全国爱耳日#
记者采访到耳鼻咽喉科医生
来聊一聊戴耳机的那些事
医生自己会选择用什么耳机?
对于那些“耳机重度使用人群”
医生有哪些提醒
受访医生
武汉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 漆小丽
1
医生!我的耳塞掉进耳朵里了
前不久,26岁小伙李尧(化名)捂着右耳走进武汉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诊室。他告诉接诊的医生漆小丽,前一天晚上戴着耳机睡觉,早起后发现,耳机上的胶质耳塞不见了,耳朵里有异物感,听声音有些发闷,自己不敢随意处理,连忙赶来医院。
医生带上耳镜检查,果然在李尧耳道深处取出一个黑色异物,正是耳机上的胶质耳塞。李尧说,自己习惯听着音乐睡觉,前一晚戴耳机时是塞得比较深,但没想到竟会掉进耳道里。
“一来,耳机上的胶质耳塞经常拆装,可能松动易脱落;二是可能塞得太深被卡住了。”漆小丽分析,入耳式耳机上安装的耳塞有弹性,能贴合耳部结构,一般说来不会掉进耳洞。但近一年来,科室已遇到10多例,和同行交流时得知,其他医院医生也遇到过类似案例。
这些患者的共同点是: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有长期佩戴入耳式耳机的习惯。有些是耳塞脱落在耳道里,有些是耳塞断裂后碎片掉进耳道。也有人因为塞得较深,耳塞掉入耳道后又想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取出,结果越推越深,只得请医生用专业工具确定位置、小心取出。
2
长时间戴耳机,小心耳道长“霉”!
除了胶塞掉入耳道这样的意外,长期佩戴入耳式耳机,还会对耳部健康产生影响。
去年8月,漆小丽接连遇到好几例年轻患者,他们因为耳朵发痒、发闷前来看病,做检查时发现,外耳道内出现真菌感染。追问生活习惯,他们平时都喜欢佩戴入耳式耳机。
外耳道内的皮肤有呼吸功能,佩戴入耳式耳机时,胶质耳塞会在外耳道形成密封环境,影响空气流通。戴久后,可能造成外耳道内环境潮热,给真菌滋长创造“温床”。
同时,由于入耳式耳机降噪效果比较好,部分用户会调高音量、享受音乐。如果音量过大、佩戴时间过长,就会对听力产生损害,导致听力下降。
3
戴耳机,医生会选哪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耳机主要分为四类:入耳式耳机、半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骨传导耳机。漆小丽分析,前三种耳机都是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方式传导声音,而骨传导耳机则是通过颅骨来传递声波,不用通过耳道与鼓膜传导,相对而言更有利于耳部健康。但骨传导耳机容易有“漏音”的情况,因此选择另外三种耳机的人会更多一些。
作为耳鼻咽喉专科医生,漆小丽尽量选择外放声音,如果需要听耳机,就使用半入耳式耳机。
“我是这样横向对比的:长时间佩戴耳罩式耳机时,耳廓持续受压,容易出现皮肤破损;入耳式耳机又容易令外耳道过于潮热;综合来说,半入耳式耳机是折中的选择。”漆小丽说。
漆小丽再三强调
不论是哪种耳机
长时间佩戴、音量过高
都会影响听力和耳部健康
安全戴耳机
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