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在湖北竹溪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

2023-02-26 07:10来源: 央视新闻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科研人员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境内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大果溲疏和洪氏婆婆纳,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上刊登发表。

  据悉,研究成果以《虎耳草科溲疏属一新种——大果溲疏》《玄参科婆婆纳属一新种——洪氏婆婆纳》为题,在国际植物学期刊Phytokey上同时发表,发现者均为竹溪县植物学研究人员甘啟良。

科研人员在湖北竹溪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

  图:大果溲疏 甘啟良摄

  大果溲疏2021年在竹溪县八卦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发现,这种溲疏植株高1~1.6米,常呈丛生灌木状,花洁白繁茂,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其茎叶、根还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经与南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究鉴定,确定大果溲疏为虎耳草科溲疏属一新种,为四川溲疏的一新变种。

科研人员在湖北竹溪发现两个植物新物种

  图:洪氏婆婆纳 甘啟良摄

  洪氏婆婆纳2022年发现于竹溪县汇湾河边,据介绍,洪氏婆婆纳属于一种矮小草本,其植株常丛生,茎匍匐,多生不定根,花粉红色。经过研究确认,洪氏婆婆纳为玄参科婆婆纳属一罕见新种。洪氏婆婆纳目前仅在野外发现11株,因为生长在河边,受洪水、放牧影响很大,是一种极度濒危植物。

  研究人员表示,此次在湖北省竹溪县发现两种植物新物种,不仅丰富了世界植物物种资源库,也说明中国中部省份湖北有着宝贵且丰富的生物本底资源,并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多的科学数据。

  (总台记者 佘利霞)

[责任编辑:侯甜]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近年来,莆田市鲍鱼养殖加工产业已形成“科研—种苗—养殖—加工生产—国内外销售”的产业链,为鲍鱼出口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全市鲍鱼深加工出口企业达10多家。
18
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忙碌。近年来,江苏省启东市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深入推进“千企大走访”活动,不断优化“万事好通·益启企”政策,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全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18
5月17日12时12分,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天仪29星、天仪34星、天仪35星、天仪42星、天仪45星、天仪46星共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7
5月16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迎来开馆试运营,首次面向社会系统性展示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
17
当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当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
17
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当地时间14日下午,在隆重的欢迎仪式中,来自中国的三只金丝猴抵达比利时天堂动物园。
16
进入5月,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三十六曲溪两岸的早稻进入夏收时节。进入5月,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三十六曲溪两岸的早稻进入夏收时节。进入5月,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三十六曲溪两岸的早稻进入夏收时节。
16
这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5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初夏时节,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初夏时节,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16
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5月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1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