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他仍在钢丝上行走

2023-02-25 09:41来源: 新闻晨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演员们说这个钢丝松,走起来有摆动,我就上去走一下试试看。后来我跟他们说,其实不是钢丝摆动,是你们的心在摆动。

  上海马戏城的排练厅里,阿迪力·吾休尔正在为杂技剧《天山雪》的演员们演示高空走钢丝的动作要领。年过半百的他拿起长长的平衡杆,穿着西装皮鞋就走上了悬空的钢丝,时而下蹲,时而快走,向年轻的演员们讲解该如何在晃动中保持稳定,技艺丝毫不减当年。

52岁,他仍在钢丝上行走

  《天山雪》以援疆青年与新疆当地民众间的友情、亲情和爱情为引线,讲述了上海和新疆两地三代人之间的故事。这样的剧情背景也促成了上海杂技团和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的通力合作,来自新疆的十几位演员将在剧中挑战高空走索技艺——“达瓦孜”,而这,正是曾被誉为“高空钢丝王子”的阿迪力从家族传承下来最拿手的绝技。

  国家非遗项目维吾尔族“达瓦孜”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阿迪力的家族已经传承了四百多年。在近日上海杂技团的文艺党课上,作为“达瓦孜”代表性传承人,中杂协副主席、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名誉团长的阿迪力向演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杂技人生。“我的父亲在71岁时生下了我,我的生日也和党的生日一样,都是7月1日,是党和祖国培养了我。”

52岁,他仍在钢丝上行走

  5岁那年,父亲离世,幼时的阿迪力并不知道父亲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达瓦孜”演员,只是自己经常在屋院前后“飞檐走壁”、在凸起的田埂上自顾自地练平衡,心里总有一个声音:“我想像雄鹰一样飞。”

  8岁起,阿迪力正式进入新疆老家英吉沙的一个民办杂技团练习“达瓦孜”。教练刘福生是父亲的生前好友,经常和阿迪力讲述当年的传奇经历。“我爸爸在72岁的时候还能扛着一个人在海拔3800米的高空走大绳,那个时候都没有钢丝,只有摇摇晃晃的麻绳。”童年的阿迪力就以父亲为榜样,立志要成为这项技艺的传承人。

52岁,他仍在钢丝上行走

  那个时代,杂技团条件非常艰苦。没有钢丝,教练刘福生骑着自行车去集市上花35块钱买来一团麻绳,一个结一个结地连起来给阿迪力练习。“脚踩到结上根本保持不了平衡,总是摔下来。”大家又想办法用铁丝把绳子缠到一起,才勉强算有了个“钢索”。

  20岁那年,阿迪力来到上海表演“达瓦孜”,没有保险绳和气垫,惊险刺激的演出吸引了越来越多观众,演出由原定的1个月延长至2个月,阿迪力参与了整整120场。

  然而在最后一场,麻绳意外断裂,阿迪力从20米高的地方摔下,导致全身17处骨折,住了3个月院。医生朝着阿迪力直摇头,“他说我以后可能站不起来了,建议找一个人帮我推轮椅。”阿迪力一度心灰意冷,但骨子里的坚韧还是让他很快就重拾信心。

  “医生说我站不起来,我就偏要学着站,练杂技的人,没有搞不了的事。”

  于是,经历了2年的康复加上2年的练习,1995年,阿迪力终于重新“起飞”,在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中,凭借“高空达瓦孜”一举获得最高奖——“金狮奖”。

52岁,他仍在钢丝上行走

  后来的阿迪力,经历了很多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1997年,他以13分48秒的成绩跨越了架设在长江三峡夔门上长600多米的钢丝,比此前加拿大人杰伊·科克伦的世界吉尼斯纪录快了39分钟;

  2000年,阿迪力以52分13秒的成绩跨越湖南衡山祝融峰到芙蓉峰之间1399.6米的钢丝距离,离地高度为436米,创造了“无保护高空走钢丝世界最长距离”的吉尼斯纪录;

  仅仅时隔一年,他就挑战衡山玉板桥长度26米、倾斜31度的“倾斜钢丝”,用时5分36秒第三次打破世界吉尼斯纪录。

  2002年,阿迪力连破两项世界纪录,达成了“单日走钢丝累积距离最远”和“单日走钢丝累积时间最多”两项成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空钢丝王子”。

52岁,他仍在钢丝上行走

  曾经有美国的演出商用5万美金的年薪、70%分成的待遇邀请阿迪力去美国,但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的舞台还是在中国,这里培养了我。我更不会忘掉自己的家乡,这里疆域辽阔,夏季的时候一天内就能看到四季。”

  这一次援疆题材杂技剧《天山雪》的排练,阿迪力也格外重视。此行除了讲座,他也为演员们亲自调试动作。“我们要一起努力,杂技是不能有矛盾的,这个剧对我们的民族团结也很有意义。”

  我们要展现杂技人的风采,努力做好杂技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好的节目,做一个合格的杂技演员。新疆的各族人民也在期待杂技剧《天山雪》的上演。“天山雄鹰,翱翔雪峰”,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将友谊传递下去。

52岁,他仍在钢丝上行走

  如今52岁的阿迪力“宝刀未老”,去年7月,他还能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仅凭一根平衡棍行走在直径3.6厘米的钢丝上成功挑战横跨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大峡谷,用了两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完成了来回共4000米的“高空走索”。

52岁,他仍在钢丝上行走

  今年春节,阿迪力和同样学杂技出身的女儿一起在四川剑门关挑战了180米高空走索,一身铠甲装扮,也不影响在钢索上的健步如飞。

52岁,他仍在钢丝上行走

  如此年纪仍有着这样的强心脏,阿迪力对此颇为淡定:“我父亲72岁还能走呢,你想想,年纪大可能体力跟不上,但技术都不差。年轻的时候体力倒是跟得上,但技术可能还不行。”在阿迪力看来,“达瓦孜”需要的是极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练习这项技能本身就是保持这两项素质的秘诀。“我最近可能工作有点多,没练习走钢丝,肚子就有点胖了,但是只要练上一个月就能恢复。”

  目前,杂技剧《天山雪》还在朝九晚十的紧张排练中,今年4月将与申城观众见面。剧中除了“达瓦孜”,空竹、钢叉、绳技以及融合了千佛洞壁画中新疆元素的吊环顶技都将一一呈现。杂技的魅力背后,充满温情的故事也将展开画卷,值得期待。

  来源 |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王琛

  图片| 上海杂技团提供、部分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崔珍妮]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5月20日19时5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3B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1
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小满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1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打造文旅新业态与消费新场景,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古都洛阳的独特魅力。
21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通过重大文化设施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海派”特色的文化新地标。
20
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当日,由雄安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承建的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超大直径盾构机“津城一号”顺利穿越海河,累计掘进里程超5000米。
20
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当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15时33分,满载460名游客的2025年“京和号”首趟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鸣笛启程,开启为期19天的新疆南北疆深度环游之旅。
20
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西十高铁西起陕西省西安市,向东南穿越秦岭山脉,途经商洛市,终点为湖北省十堰市,正线全长255.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9
5月18日上午,大熊猫“兴兴”和“靓靓”结束11年的旅马生活,启程回中国。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当日清晨,大批当地民众自发聚集到马来西亚国家动物园与机场周边,与大熊猫依依惜别。
19
5月18日,河北唐山南堡盐场的工人将收获的春盐装船(无人机照片)。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南堡盐场的35万亩盐田迎来春盐收获期,工人利用晴好天气加紧收获,盐田里处处繁忙景象。
19
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将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突破口,倾力建设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之城”,不断探索“博物馆+”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把考古现场“搬”进展厅、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魅力。
1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