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中国“智造”春潮涌动

2023-02-20 11:00来源: 中国证券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在苏州吴中区,汇川技术1万平方米的工业机器人生产车间内,产线员工寥寥无几,一条条繁忙的全自动生产线描绘了一幅别样繁忙的春耕图。

  在上海非夕科技颇具“硅谷风”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遥控机械臂一手持刀,一手拿叉自如地处理一只烤好的火鸡,黑科技加持下的机器人将想象中的场景逐一落地。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支持下不断探索前进,茁壮成长。作为我国六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在引入国际先进研发基地与产品中心的同时,依托区域龙头企业,快速实现机器人产业规模化发展。

  拓展业务布局

  今年大力拓展业务布局已成为业界共识。

  非夕科技刚刚举办了一场线上新品发布会,推出全球首款力控型并联机器人玄晖等新品。“在某些工业场景中,操作上不需要那么大负载能力,也没有过于复杂的动作要求,但需要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且对力控要求十分苛刻。为解决此类应用痛点,在我们擅长的力控技术基础上,结合并联机器人简洁、敏捷性的玄晖诞生了。”非夕科技副总经理胡晓平说。在现场演示中,玄晖对一块弯曲面板进行抛光操作一气呵成。当工程师拿起曲面板上下左右晃动以模拟工作环境受干扰时,机器人的作业效率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汇川技术同样新品迭出。今年是这家公司成立20周年,在这一特殊节点,他们赶在春节前举行线上新品发布会,其中就包括该公司最新的220kg六关节重载机器人。值得一提的是,汇川技术是全球少数同时拥有机器人本体和核心部件生产能力的厂商,核心部件除减速机外全部自制。

  在汇川技术苏州基地的展厅内,首先跃入中国证券报记者眼帘的是汇川新一代SCARA机器人IR-S7手臂,它移动迅速,装配精准。据汇川技术机器人产品部总监陈贵顺介绍,该机器人较上一代产品运动效率提升20%以上,同时振动大幅降低,已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装配产线。为进一步扩大机器人产能以匹配其高速发展,该公司在南京新建机器人生产基地,第一期产线投产之后,苏州、南京全部机器人最大产能达到12万台/年;第二期产线投产之后,产能将进一步提升。“今年会在电子、能源等优势应用领域继续发力。此外,在汽车板块将进一步加快落地节奏。”陈贵顺说。

  成立于2015年的达闼,是云端机器人创造者、制造商和运营商,其全球总部位于上海。在达闼位于闵行区马桥的机器人厂区内,工作人员正忙碌地组装人形服务机器人。达闼联合创始人汪兵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公司在马桥的生产基地可以实现规模化量产。”

  柔性化趋势显著

  制造业对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柔性化趋势愈发显著。在这一过程中,一批新兴机器人企业羽翼渐丰。“逻辑上看,需求端的快速变化使得产品生命周期逐渐变短,对应的生产设备需要快速适应这种变化。得益于良好的通用性与柔性优势,近年来兴起的协作机器人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3C电子等领域。”节卡机器人副总裁常莉说。

  协作机器人如何提升行业生产效率?怎样实现快速换产?作为全球协作机器人头部企业,节卡颇有发言权。“比如在车灯螺丝锁付工艺段,节卡的做法是,将两台协作机器人组成一套柔性智能螺丝锁付解决方案。”常莉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在设计方面,考虑到‘寸土寸金’的产线空间,我们将机器人安装于工作站顶部,并在工作台左右各放置一个托盘,通过托盘与运行程序的转换,以及人机共融的工作模式,可实现快速换产。”经测算,相较于人工作业,该工作站每日完成车灯总成的数量翻了近三番,目前已在汽车车灯行业复制千套。

  在柔性化制造趋势下,非夕科技同样对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路径有着自己的思考。“随着需求不断更新,极强的误差容忍度、抗干扰能力和智能迁移能力是未来优秀智能制造场景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胡晓平说。

  此前入围上海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的汽车电子柔性产线自适应机器人项目就是对非夕科技的重要认可。“这条柔性产线是全球首条全自动汽车域控制器产线,产线不需要人工,依靠10台自适应机器人自主、协同地完成上下料等转配的各道工序。产线如果接到不同型号的产品订单,可在短时间内仅更换机器人末端工具和调整软件包设置,即可完成快速换产。”胡晓平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客户反馈看,相较于传统半自动化产线,产线良品率提升40%,维护成本降低50%,产线寿命提升50%,更关键的是实现了数倍的产线复用率。

  借力资本市场

  作为衡量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按工信部提出的方案,预计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约492台/万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汇川技术、沈阳新松、安徽埃夫特、哈尔滨博实、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等为代表的一批领军企业正在奋起直追。不少企业更是积极启动IPO,期望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金公司网站近日发布消息,越疆机器人正接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预计2023年4月至5月结束上市辅导工作流程。2022年12月19日,节卡机器人同国泰君安签署上市辅导协议。短期内连续两家协作机器人企业启动A股IPO,引发协作机器人“上市潮”来了的猜想。

  据立德智库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共发生358起重要投/融资事件,其中百万级融资事件共发生12起,千万级融资事件共发生110起,亿元级融资事件共发生122起,2022年已披露的融资金额总计在400亿元至500亿元。

  按照浙商证券研报,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计算,工业机器人将赋能千行百业,撬动万亿市场。

  中国机器人联盟副理事长孙志强认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在产业资本推动下,国产机器人技术研发实力有望迈入新台阶,帮助下游应用市场解决更多制造痛点,不断提高我国智能制造水平。(本报记者 高改芳 乔翔 倪铭)

[责任编辑:武乐之]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眼下,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南台镇农民在收获水飞蓟后,开始平整土地,准备种植大豆。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其提取物水飞蓟素具有解毒护肝的功效,常用于肝病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09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

0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开放后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
0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