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选好品种栽好苗 凸显特色做营销——贵州10名粮农的“致富经”

2023-02-17 17:34来源: 新华社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进入2月,新一年春耕备耕在贵州各地陆续展开。记者在田间地头采访10名粮农发现,去年大家收了更多的粮,赚了更多的钱。种粮有法,致富有道。受访粮农感叹,如今种粮不仅要选好品种栽好苗,更要凸显特色做营销。

  近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贤昌镇高枧村粮农赵祥榕收到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水稻种子,品种是“宁香粳9号”。近几年,赵祥榕的田里用的都是“宁香粳9号”,产出的大米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他告诉记者,该品种具有抗倒抗病等特性,做出的米饭具有柔软有弹性、口感爽滑、香味浓郁等优点。

新华全媒+|选好品种栽好苗 凸显特色做营销——贵州10名粮农的“致富经”

  贵州麻江县贤昌镇高枧村粮农赵祥榕(右)在使用无人机。(受访者供图)

  精细化农业让一些新栽培技术走进贵州大山深处。赵祥榕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应用水稻精准定量栽培技术,提高了水稻产量。在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中乐村粮农戴祥华的种植基地,“稻+鸭”“稻+鱼”与油菜的轮作方式推广开来,水稻种植也采取宽窄行拉绳稳密度技术,产量和效益得到大大提升。

  2022年以来,为克服山高坡陡、农机上山难等农业生产难题,贵州掀起一场耕地宜机化改造热潮。不少地方开展土地整治,推进“小田变大田”,让更多耕地有了机耕机种机收的条件。遵义市余庆县龙溪镇田坝村粮农刘菊配、湄潭县粮农浦永君、龚大军纷纷感叹从中尝到了甜头。

  他们告诉记者,这两年,他们的水稻田在土地翻犁、插秧、收割、烘干等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这四项成本加起来一亩地也就300元,成本大大节约。”浦永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过去雇佣人工来计算,翻犁一亩地要200多元,插秧一亩地要200多元,收割一亩地也要200元以上。

新华全媒+|选好品种栽好苗 凸显特色做营销——贵州10名粮农的“致富经”

  贵州余庆县大乌江镇粮农陈刚的水稻基地2022年秋收场景。(受访者供图)

  受山地特色农业发展路子的启发,贵州的粮农开始重新定位粮食,瞄准了有机、特色的发展方向。比如,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粮农陈刚和周德军在村里建起500余亩有机水稻基地。这里的水稻不用化肥,只用油饼,使用生物试剂和驱虫灯等绿色防治方式。陈刚告诉记者,他家的大米在市场上能卖个好价钱。

  遵义市务川县分水镇成立合作社,号召全镇粮农种植有机水稻,要求是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当地粮农覃文考和徐天容都成了受益者。覃文考说,去年按照镇里的要求种了3亩有机水稻,经过合作社的包装卖出了好价钱,“今年一开春,我就新租了20亩田,准备大干一场。”

  记者采访发现,如今的粮农正从单一种粮户变成既懂技术、又能种植、还会营销的“多面手”。遵义市播州区团溪镇白果村粮农金芝贤说:“过去只知道种,收了稻谷后就等着人来收。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也要有商人的头脑。”10名粮农几乎都选择了自行找工厂,将稻谷加工成大米,包装后再售卖。

  刘菊配家去年收获的5万斤大米,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几个月内便销售一空。陈刚则采取会员专属定制的方式开展品牌营销,起名为“石印大米”。他根据米的品质制定了不同的价位,会员购买可享受5折以上的优惠。几年下来,吸引了不少固定会员,也带动更多村民种起“石印大米”。(记者刘智强)

[责任编辑:黄童欣]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