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事件真相如何,美国欠世界一个解释!

2023-02-10 19:05来源: 中国新闻网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中新网2月10日电 俄欧间天然气运输的“大动脉”——“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过去已近半年,最近,关于事件的幕后黑手又出现了新说法。

美国资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爆料称,“美国总统拜登批准、美国军方参与实施”炸毁“北溪”管道。文章一出,震惊舆论,引发多重反响。

在俄罗斯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如果有人做过一次,他们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再做一次。”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美国,恐怕还欠世界一个解释。

提前9个月布局!美国被曝秘密炸“北溪”

日前,赫什在网站Substack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如何摧毁“北溪”管道》的文章,并在其中详细描述了2022年9月发生的“北溪”管道爆炸事件。

“北溪”事件真相如何,美国欠世界一个解释!

图片来源: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截图

赫什在文中引用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来自美国海军的“熟练的深水潜水员”,在2022年6月的训练演习中埋设了可远程触发的C-4炸药,同年9月由挪威海军飞机投下声纳浮标,引爆炸药,破坏了“北溪”管道四条管线中的三条。

赫什还指出,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就这一计划磋商了9个月后,由拜登下令让美国海军专业潜水员破坏输油管道。赫什还写道,在拜登看来,天然气管道是俄总统普京将“天然气武器化以实现政治野心的工具”。

文章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海军是在北约海上演习“BALTOPS 22”的掩护下,进行了炸药埋设行动。

消息人士表示,美国各有关部门在讨论如何破坏“北溪”管道时,“所有相关人员都明白其中风险”,“中情局主张不管怎么做都需隐蔽”。这名消息人士指出,如果这起袭击能被追溯到美国身上,“这会是战争行为”。

“北溪”事件真相如何,美国欠世界一个解释!

俄欧输气管道示意图,红色实线为“北溪-1”号,红色虚线为“北溪-2”号。图片来源:英国《金融时报》、《石油经济学家》 汉化:中新网 孟湘君

2022年9月26日,连接俄罗斯和欧洲的重要天然气运输管道“北溪-1”和“北溪-2”接连出现气体泄漏和水下爆炸。事发后,丹麦、瑞典对现场进行了调查,并表示管道遭“蓄意破坏”的嫌疑较大。

2022年10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获准检查“北溪”爆炸现场,该公司总裁米勒向他报告了调查情况。普京还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明显是“恐怖袭击”。

白宫否认、西媒“哑火”,美国欠世界一个解释!

猛料一出,各方哗然。

先看这次爆料的可信度如何?

85岁的爆料人赫什是一名资深调查记者,他曾供职于《纽约时报》和《纽约人》周刊,因揭露美军50多年前屠杀越南平民事件而闻名。他还披露了美军2003年入侵伊拉克后,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待伊拉克囚犯一事。

在这位资深记者的猛料面前,美国和挪威方面紧急否认,但美方的否认显得有些苍白,通篇只有“不是我”“我没有”“你瞎说”。

五角大楼发言人在一份简短声明中表示,“美国与‘北溪’爆炸无关”,重申美国国防部2022年10月对同一问题的回应。美国中情局发言人也称赫什的报道“完全错误”。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沃森称,赫什文中是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虚构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作出类似评论。

挪威外交部也明确否认挪威政府支持美方行动,称“这些说法是错误的”。

此事虽然令舆论震动,西方主流媒体对此却鲜有发声。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这一爆料内容并未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广泛出现,“令人惊讶”。

佩斯科夫向记者表示,“世界必须找出谁实施了这次破坏行动的真相。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先例:如果有人做过一次,他们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再做一次。”

他表示,世界理应知晓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的幕后黑手,责任人应该受到惩罚,并呼吁“对这起针对国际关键基础设施的前所未有的袭击展开公开的国际调查”。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评论道,俄外交部呼吁美国回应对“北溪”管道被破坏事件的调查。

她强调,“我们已经多次表达了俄罗斯对美国和北约介入此事的立场,并指出,他们毫不客气地对全世界吹嘘,他们打算摧毁欧洲的民用基础设施,而欧洲正是通过该设施获得俄罗斯能源。”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表示,“北溪”天然气管线是重大跨国基础设施,有关爆炸事件对全球能源市场和全球生态环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她还指出,如果赫什的调查报道属实,这是不可接受、并且必须受到追责的行为。美方应当向世界作出负责任的交代。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眼下,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南台镇农民在收获水飞蓟后,开始平整土地,准备种植大豆。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其提取物水飞蓟素具有解毒护肝的功效,常用于肝病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09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

09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开放后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
08
近年来,对口援疆省市持续选派大量医疗人才,为守护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受益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支持,新疆受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08
7月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及法国行星探测地平线2061五家单位联合倡议,汇聚20位国内院士与31名国外科学家共同发起申请,历经两年多筹备,于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在民政部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际科技组织。
08
7月6日凌晨,在邵永高铁跨S236省道大桥施工现场,中铁五局工人进行连续梁合龙施工(无人机照片)。当日,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由中铁五局承建的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跨S236省道大桥连续梁成功合龙,标志着邵永高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07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