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M93交通之声
记者:杜奕慷 通讯员:吴立高
“没想到春节第一网就捕到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今年绝对是个好兆头。”1月25日,大年初四晚上10点20分,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峡山村渔民王明明在朋友圈晒出喜讯:当天捕获的一条4.8斤野生大黄鱼,以26600元的价格售出。
当天下午5时许,夕阳西下时分,王明明和父亲驾船来到象山港尾的宁海湾中央山岛附近,小心翼翼合力收起渔网,盼望着新春伊始能有个好运气。渔网一拉上来,只见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黄鱼格外醒目,在网里活蹦乱跳,差点跃出网外,目测体长比成人的肩膀还宽。
“除了这条大黄鱼,网里还有一条一斤左右的黄鱼,以及黑鲷、鲈鱼、鲻鱼和虾蛄等渔获,收获颇丰。”王明明说,他拿来卷尺测量了一下,大黄鱼体长67厘米,再称了下重量,“好家伙,竟然有4.8斤!”
躺在船舱里的大黄鱼通体金黄,嘴巴一张一合,偶尔还发出“咯咯”的叫声。据有着40年打渔经验的王明明父亲介绍,野生大黄鱼与养殖大黄鱼相比,体态更修长挺拔,因为野生大黄鱼在海洋环境下大范围、长距离的巡游,鱼尾的活动量更大。而养殖大黄鱼体型会比较富态,鱼肚子显得圆鼓鼓的。
“新春第一网能有好收获,应该跟刚刚过去的寒潮有很大关系。”王明明父亲介绍,每当台风或寒潮过后,平时沉在海底的鱼虾就会浮上来呼吸氧气,这个时候相对容易捕到大鱼,老渔民一般都会挑选这样的时机出海打渔。
在峡山码头,许多渔民和村民闻讯赶来一睹大黄鱼风采。当地老渔民表示,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在近海真的是非常罕见,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生长期。据了解,野生大黄鱼因其量少而昂贵,被称为海里的“土豪金”,越大越贵。一般野生大黄鱼一年只能长七八两,长速较慢。
据了解,此次并非王明明父子第一次捕获这么大的野生大黄鱼。王明明说,近3年来,他们平均每年都会捕获两条4斤以上的野生大黄鱼,一斤以上的大黄鱼更是经常能捕到,这么密集地捕到野生大黄鱼应该得益于政府实施的好政策,大黄鱼资源得到了一定的修复。
强蛟镇农业农村办负责人邬翱宇说,几年前4斤以上野生大黄鱼即便是在东海大洋也很罕见,如今在宁海湾海域也时有捕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岸的水质环境越来越好,持续实施的伏季休渔、增殖放流对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起到了重要修复作用,生态效益越来越明显。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