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
武汉多家医院
陆续有高龄重症新冠患者康复出院
其中不乏身患多种基础疾病的老人
医生提示了一些
行之有效的康复经验
也希望他们的故事
为病友带来恢复的信心
94岁老人出院了
“654321”特色呼吸法管用
“来院时上气不接下气,口唇发乌;出院时呼吸畅快,笑容满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同济天佑医院)康复医学科用一周时间,治好了94岁王奶奶严重的肺部感染。
老人的儿子向科室医护人员送上锦旗。
在天佑医院,多学科团队为王奶奶制定了抗感染、吸氧、补液、营养等整体治疗方案,其中就包括特色呼吸康复。
康复医学科张善纲主任介绍,长时间俯卧位通气是个好办法,但多数病友不耐受,因此在体位引流或振动排痰后15-20分钟,开始咳嗽训练和哈气练习能起到快速排痰的作用。
“这就是俗称的654321法。”张善纲介绍了咳嗽训练和哈气练习法:
进行5-6次深而慢的呼吸,吸气末屏气3-4秒,咳嗽和哈气各1-2次,第一次第二次为深而慢的呼吸,深吸气末屏气3~4秒,继而缩唇(噘嘴),缓慢地用嘴把气呼出;第三次第四次吸气及屏气同前,呼气以短促有力的连续咳嗽替代,直到气体呼尽;第五次第六次吸气及屏气同前,呼气要求声门保持开放,快速将气体呼出,直到气体呼尽。
张善纲介绍说,咳嗽训练对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有一定效果,但是很多人感觉到“胸腔深处有痰咳不出”,那么,哈气训练能推动远处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交替训练间歇稍休息,避免过度通气。待病情进一步稳定后,可以练习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这就包括呼吸控制、胸廓扩张运动、用力呼气等。
93岁新冠重症患者康复出院
高龄人群“阳”后要保证营养摄入
去年12月28日,93岁的刘奶奶感染新冠病毒,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等危险信号。在武汉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不到85%,双肺大面积变白,检查提示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病情危重。随后,老人被收入肾内科病区救治。
“患者93岁高龄,肺部重度感染,加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治疗非常棘手。”该病区医疗组长宋小红医生介绍,救治团队立即进行抗炎、抗感染、抗凝、氧疗、雾化化痰等综合治疗。
在刘奶奶的治疗过程中,肾内科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和优势,重视营养支持。早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恢复进食后优化营养结构,鼓励多吃鱼肉蛋奶,增加蛋白质摄入。全力救治3天后,刘奶奶就恢复了意识,病情逐渐好转。1月15日下午,老人家康复出院,基本恢复正常。
“在此前的救治工作中,我们就发现不少高龄重症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这也是患者预后不好的重要因素。”宋小红医生。
该院营养科董莉萍医生提醒——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提升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发生感染的情况下对身体消耗较大,营养需求会增加,应尽可能维持患者食欲,有条件的人群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有针对性选择或添加强化食品、营养素补充剂,保证营养摄入。
患7种基础病,88岁重症康复
不管有无发热都要警惕几个细节
1月15日,88岁的张奶奶在出院之际,特地向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医护人员发出合影的邀约。老人家属表示,老人身患7种基础疾病,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重症断食15天,生命危在旦夕。所幸经医护人员精准诊治、精心照顾,老人重拾健康,恢复正常饮食。
老人出院前与医护人员合影。通讯员周珊 摄
据了解,老人患有黑色素瘤、冠心病、房颤、心衰、心脏起搏器植入史合并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送医时,老人身体极度虚弱,血氧饱和度仅为87%,氧分压60mmHg,双肺多发感染,被确诊为新冠病毒重症感染。
该院康复医学科魏巍副主任医师立即组织管床医师陈潞婷为老人进行吸氧、抗病毒、抗炎、增强免疫力、补充蛋白等对症综合治疗。经半月精心医治,老人精神显著好转,胸闷乏力明显缓解,饮食逐步恢复。
老人的康复给遭遇同样重病的病友带去恢复的信心。魏巍提醒——
不管有无基础疾病和发热不适,一旦家中老人出现精神差,不想进食,咳嗽一直无好转且逐渐加重,一定要警惕新冠病毒感染,病毒侵袭肺部继发感染,最好立即就医明确诊断。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出品 记者:罗兰 武叶 通讯员:谢靖 喻亚萍 陈梦圆 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