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发现“奇异罗平龙”

2023-01-09 09:56来源: 光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本报北京1月7日电(记者齐芳)尖嘴长吻的“四脚蛇”化石,全长超过半米——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世海相地层(2.44亿年前)发现一种新的肿肋龙科爬行动物,科研人员将其命名为“奇异罗平龙”。

  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

  论文通讯作者尚庆华研究员介绍,奇异罗平龙代表了多指节型鳍龙类最早出现的化石记录,“它体型像水生蜥蜴,是一种原始的鳍龙类,归入肿肋龙科。肿肋龙科和贵州龙科亲缘关系较近,在分类上同属于肿肋龙超科。但是,罗平龙的吻端很长,超过头长的一半,与短吻的贵州龙差异较大,代表了两者在摄食和运动上不同的生态适应。尖嘴长吻可能是为了帮助抓住猎物并在追逐快速游动的猎物时减少阻力而进化出来”。

  论文第一作者徐光辉研究员介绍,奇异罗平龙与此前发现的长尾红河龙较为相似,但在吻部长度、背椎数目、前后肢指式、肱骨和荐肋等特征方面明显不同,“因此代表了一个新的属种”。徐光辉说:“它尤其特别的是前肢第三指上具有五节指节骨,这有利于增加桨状肢的柔韧性,以应对转向时脚蹼承受的流体动力。这种多指节现象在肿肋龙类尚属首次发现,也代表了迄今已知最古老的多指节型鳍龙类化石记录。”

  奇异罗平龙的发现为了解肿肋龙类的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徐光辉等经过深入研究后认为,肿肋龙类存在吻部逐渐加长而舌骨相对下颌的长度逐渐减小的演化趋势。这说明在肿肋龙类的演化历史中,它们对于小鱼等猎物的侧向抓捕能力在逐步增加,但同时抓捕之后吞食的效率在逐渐减弱。

  三叠纪时期,罗平处于浅海环境,在该地区发现的中三叠世化石库被称为罗平生物群。云南罗平生物群和贵州盘县(今盘州)、兴义和关岭生物群一起,构成了国际闻名的滇黔中-晚三叠世海洋生物王国。这里曾经是无脊椎动物、鱼类和各种海生爬行动物的共同家园,是人类了解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绝灭之后海洋生态复苏的重要窗口,同时也留下许多未解之谜有待进一步发现和破解。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9月4日,丽星邮轮“领航星”号平稳停靠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 摄  9月4日,丽星邮轮“领航星”号平稳停靠在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无人机照片)。
05
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5日至8日在重庆举行。这些板块将分别聚焦智慧生态、城市治理、特种应用、生活场景及飞行技术,通过实景演示与专业活动,为观众呈现智能产业前沿成果与技术转化路径。
05
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9月4日,沈佳高铁沈白段开始模拟载客试运行,为正式开通打下坚实基础。
05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04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04
9月3日,在成都市红牌楼街道太平社区,现年97岁老兵马友德(左三)和家人一起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04
卢沟桥的炮火,太行山的硝烟,刘老庄82烈士的呐喊,诗人笔尖的锋芒……80多年前,佟麟阁、左权、李云鹏、臧克家等前辈以热血护家国,留下铮铮誓言与滚烫家书。
03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03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直击空中梯队经过北京市上空
03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国旗护卫队官兵护卫着五星红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行进至广场北侧升旗区。
03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