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测到XBB毒株,会二次感染吗?

2023-01-02 13:58来源: 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近日,

  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毒株

  引发网友关注,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

上海已测到XBB毒株,会二次感染吗?

  01

  XBB.1.5是什么?

  美东时间2022年12月30日,美国疾控中心公布数据显示,估计当周美国有  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  XBB.1.5毒株引起的。

  XBB.1.5毒株在当周的感染比例环比接近翻番(2022年12月24日当周的比例仅为21.7%)。科学家们表示,由于具有极高的“免疫逃逸”能力,  XBB.1.5已经迅速取代BQ.1.1和BQ.1,成为美国的头号流行毒株。

  最新研究显示:

  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与XBB.1相当,但关键突变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ACE2可以被看作是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大门”,  这意味着XBB.1.5更容易感染人体。

  国内外专家预计,XBB.1.5将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毒株,需要密切关注。而且XBB.1.5未来可能会像BA.2.75一样获得更多突变,不过XBB.1.5目前免疫压力不大  ,还不会很快进化。

上海已测到XBB毒株,会二次感染吗?

  △美国每周监测新冠毒株比例图。来源:美国疾控中心官网

  02

  上海出现BQ.1和XBB

  瑞金医院陈赛娟和公卫中心范小红领衔的联合科研攻关团队,经过初步分析后公布的,上海近期30个奥密克戎主要亚型中,就有在欧美广泛流行的 BQ.1家族和XBB家族,占比超过1/3。

上海已测到XBB毒株,会二次感染吗?

  △上海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此次监测到的25例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样都是境外输入病例,未造成本土传播。研究人员表示,境外输入患者中的毒株较为复杂,多为在我国境内首次检测到。

上海已测到XBB毒株,会二次感染吗?

  2023年1月1日,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  ↑

  2022年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  BQ.1和XBB已经传入我国,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还是以BA.5.2、BF.7为主),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

  许文波表示,  预防BQ.1和XBB和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是一样的。

  03

  专家:致病力无显著变化

  许文波在发布会上表示,“BQ.1和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国家没有显著增加。”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XBB仍属于奥密克戎的亚分支,是BA.2下面的变异株的重组变异毒株,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在国外一些地区流行导致感染人数增加,但 国外数据显示,其致病力和之前毒株没有区别。”

  2023年1月1日,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也表示,  XBB.1.5目前在美国没有导致感染、住院、死亡数字出现显著变化,对其致病力和二次感染风险均不用过于担忧。其除了免疫逃逸能力有一定程度增强,其他各方面的变化都是比较小的。

  据悉,XBB.1.5曾于2022年10月在新加坡造成一小波感染潮,并且有一部分是二次感染,但未曾引起住院和死亡数的明显增加。

  网上流传的一张截图称XBB.1.5毒株主攻心脑血管和肠胃,会引起腹泻,导致蒙脱石散脱销。对此,金冬雁表示,虽然腹泻是新冠感染的常见症状, 但“主攻心脑血管和肠胃”是无稽之谈。

  04

  如何应对BQ.1和XBB?

  BQ.1和XBB等优势毒株,已在我国出现。这些毒株有何特点?是否会造成重复感染?该如何应对?

  针对再感染问题,深圳三院院长卢洪洲表示,群体免疫对于预防BQ.1和XBB新突变株感染的作用较弱,新突变株会逃逸之前疫苗接种和自然感染所建立的免疫屏障。

  “尽管感染新冠后短时间内,比如三到四个月内不会感染,但不可否认的是,新毒株流行或缩短二次感染‘安全窗口’。因此,在欧美国家,一些免疫力较差的人 可能一年内感染多次。”

  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

  卢洪洲表示,疫苗接种仍是重要手段。虽然疫苗接种建立的免疫屏障不能有效预防新毒株的再感染, 但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不错的保护作用

  由于在致病性方面,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BQ.1和XBB这两个毒株的毒力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 对于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来说,疫苗接种是最优的选择。

  05

  XBB会不会导致二次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现在感染BF.7、BA.5.2,如果出现新的变异株,仍然有再次感染的风险。

  二次感染一般有一段间隔期,同一毒株的再次感染概率极低。即使感染了,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 一般都是轻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XBB、BQ.1、BQ.1.1致病性和之前的毒株差不多,但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了。因此, 造成的病毒传播速度可能比之前更快。

上海已测到XBB毒株,会二次感染吗?

  如果遇到这几种毒株,再次感染的概率,主要取决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再次遇到的毒株与BA.5和BF.7有多少重叠,如果病毒一直变异,交叉保护作用降低了,则可能造成感染。

  另一方面则是看人自身抗体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表示,对抗新冠病毒的“主力”是自身免疫力。

  调整好身体状态,注意休息,适量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营养的摄入,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力,才是顺利度过感染过程的最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贺婷]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开放后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
08
近年来,对口援疆省市持续选派大量医疗人才,为守护新疆各族群众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受益于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支持,新疆受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新疆各族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
08
7月7日,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成立大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国际深空探测学会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及法国行星探测地平线2061五家单位联合倡议,汇聚20位国内院士与31名国外科学家共同发起申请,历经两年多筹备,于今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在民政部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国际科技组织。
08
7月6日凌晨,在邵永高铁跨S236省道大桥施工现场,中铁五局工人进行连续梁合龙施工(无人机照片)。当日,在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芦洪市镇,由中铁五局承建的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跨S236省道大桥连续梁成功合龙,标志着邵永高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坚实基础。
07
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当日,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经过改造后开街迎客。
07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的雌性藏羚羊,会到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产仔,结束后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每年5月至7月,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的雌性藏羚羊,会到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产仔,结束后再携幼仔返回原栖息地。
07
题:国家力量 血脉亲情——香港各界高度评价海军山东舰编队访问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在社交平台介绍,他在山东舰上参观了滑跃甲板、拦阻索、舰载战斗机、舰载直升机等。
06
7月5日清晨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拍摄的金山岭长城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7月5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与天津市蓟州区交界处拍摄的黄崖关长城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7月5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与天津市蓟州区交界处拍摄的黄崖关长城云海景观(无人机照片)。
06
7月5日,在山东省枣庄市科技馆“儿童科学乐园”,一名小朋友根据人体口腔模型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暑假期间,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假期生活。暑假期间,孩子们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假期生活。
06
7月4日,锚泊在维多利亚港的山东舰对香港青少年学生开放,参观者通过换乘的方式登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蒲海洋 摄)  新华社香港7月4日电(记者黎云、孟佳)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到访香港。
05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