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审美与现代审美有着天壤之别
说不清道不明古人的审美观
究竟是什么样
但只要人们一提到唐朝审美
十有八九都说
“当然是以胖为美!”
很多体型胖的姑娘几乎都被调侃过
说她们穿越到唐朝
铁定是大美人一枚
殊不知唐代是以丰腴为美
而并不是以痴肥为美
唐代文化,尤其是盛唐
以丰腴为美
追求雍容华贵的气韵
“丰腴就是胖”这个观点早应淘汰
中唐时期的仕女画有很多
当时流行把人物画得圆润些
唐朝讲究的是珠圆玉润
是健康之美
呈现在画上的身体线条
大多流畅柔美
唐 张萱《捣练图》
盛唐的时风尚“肥”
人物作品以硕大丰满为美
绘画中张萱开创了
所谓“绮罗人物”
至今还有人称女子的体态丰满为
“唐人风韵”
唐 周昉 《簪花仕女图》
再看看唐代女俑、壁画等作品
能从中感受到唐代妇女的生活
充盈着活跃的生命力
她们丰满健康、浪漫奔放
透着一种质感美
她们打球、骑马、射猎、郊游
生活多姿多彩
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代审美不仅崇尚肥硕丰满
而且追求刚健有力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动物俑
尤其是马俑和骆驼俑的塑造上
碑林博物馆藏 | 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
典型地说明了
唐人喜爱骏马这一特点
据文献记载
唐玄宗个人的御马达万匹
并亲自挑选西域进献的
良马让画师摹画
工匠们在塑造马时
就抓住了马的内在精神:
神骏而膘悍,暴烈且勇猛
骨骼粗壮、健美强劲、膘肥体壮
有的腾空奔驰,有的缓步前行
有的追逐戏耍,有的仰首嘶鸣
从形体、骨架、肌肉中
迸发出一种活力
这正折射出唐王朝的盛世精神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 游骑图
除此之外
还有《唐三彩陶马》
三彩骆驼名作《载乐驼俑》
同类作品还有《载乐仕女驼俑》等
其准确的造型和神骏矫健的性格
反映出唐人的审美风尚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 三彩骆驼载乐俑
与前代相比
唐代审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
世俗性和感知性
就拿雕塑为例
唐代以前雕塑中有
浓厚的军事色彩的秦汉兵马俑
有着距离感的这些雕塑
在当时并没有成为直接的审美对象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遗址
唐代著名的三彩俑雕塑
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成为今天我们了解
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其中的异域特色的人物俑屡见不鲜
如卷发、黑肤的黑人俑
行走于大漠的大食商人等这些题材
意味着这些雕塑在当时
突破了传统雕塑的禁锢
而多了一份率性自然的本真之美
西安博物院藏 | 唐三彩胡人腾空马
在唐代女子的襦裙装中
突破性最大的是装束
短襦衣的领子有斜领
直领和鸡心领等
在盛唐出现并流行袒领
充分反映了唐代的
文明开放及率真自由
唐三彩女立俑
大唐气象,千古流传
大唐风韵,万古称颂
唐代的文明开化和繁荣鼎盛
形成了它多样又独特的审美风格
看了这些是否有想要一秒之内
穿越回唐长安城的冲动?
阎本立 | 《步辇图》
如今的长安城
虽历经千年风霜
却依旧保留着盛唐气韵
城墙巍峨,浩浩荡荡
钟楼鼓楼,古朴庄严
它们见证了西安发展变迁的
足迹和历史记忆
这个城市正以更昂扬的姿态
谱写着新的历史篇章
西安文旅之声综合整理自
遇见城墙、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