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实现重大突破!

2022-12-02 14:37来源: 合肥晚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不需佩戴电极、除去衣物,就可以“无感”完成心电图检测……12月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近日,该校在无线人体感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非接触人体心电图实时监测,突破了百余年来心电图仅能通过接触式传感器获取的局限。

中国科大实现重大突破!

  毫米波非接触心电图实时监测

  心电图监测一直被视为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之一,在疾病早期诊断发现以及后续治疗过程中均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然而,自发明一百多年来至今,心电图监测一直需要将电极连接到人的皮肤上,来捕捉反映心脏状态的电活动变化,导致不适的用户体验。日常生活中的长时间连续心电图监测也往往难以实施,造成转瞬即逝的异常心电状态记录丢失,延误疾病的诊断。为此,中国科大吴曼青团队聚焦于当前公共健康领域的痛点问题,研究非接触心电图监测技术以突破传统心电图监测接触式测量的应用瓶颈。

  研发过程中,吴曼青院士团队陈彦教授、孙启彬研究员等人利用心脏电活动与机械活动是心脏活动同源不同表征的特性,使用毫米波雷达以非接触形式测量体表的心脏机械活动,提取四维心脏机械活动信号。随后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建模心脏机械活动与电活动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求解该域转换问题,并最终还原出心电波形。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在0.5米非接触感知距离、不同生理状态和人体相对静止躺姿约束的实验设计下,对35个实验对象实现了非接触心电图监测。

  “与传统心电图相比,非接触式心电图实现了时间中位数精度小于14毫秒、形态中位数精度大于90%的监测性能。”陈彦说,此外,该方法的监测结果支持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关键指标——心跳间期的稳定监测,其误差在9毫秒以内。

  “新方法中,被测者不需要佩戴电极,也不需要去除衣物,以无感的方式完成心电图监测。”陈彦介绍,目前团队正在与相关医院进行合作,一旦获得临床认可,该技术将对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日常监测与诊断提供重要的帮助。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报全媒体记者:刘畅司晨  

[责任编辑: ]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日,宁夏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学1600多名师生凌晨5点从学校出发,徒步前往位于彭阳县的任山河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那里的391名烈士,全程往返共108里。
04
春风和煦,草木蔓发,人们走出家门,踏遍春色,共赴人间好时节。
04
林芝第二十二届桃花旅游文化节3日在西藏林芝市工布公园开幕。此次桃花节为期一个月,将举办花车巡游、美食体验等20余项文旅活动,吸引八方游客感受“雪域江南”的独特魅力。
04
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4月1日在缅甸曼德勒城区多点位持续开展救援。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4月1日在缅甸曼德勒城区多点位持续开展救援。由中国军队参与组派的中国国际救援队4月1日在缅甸曼德勒城区多点位持续开展救援。
03
当日,“素白凝光——德化白瓷艺术传承展”在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当日,“素白凝光——德化白瓷艺术传承展”在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
03
4月1日,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姚村镇的一处茶园,茶农们在采摘茶叶(无人机照片)。清明将至,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迎来春茶采摘高峰,茶农们置身碧绿茶垄间,指尖轻捻新芽,竹篓中嫩叶渐满,山水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03
近日,全国多地大学校园内鲜花盛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全国多地大学校园内鲜花盛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全国多地大学校园内鲜花盛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02
这是4月1日在第62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中国展区拍摄的哪吒主题展板。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4月1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观众在第62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中国插画展区参观。
02
近日,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的兴凯湖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数十种鸟类或盘旋于湿地上空,或在水面畅游,为大地增添勃勃生机。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平原较大的候鸟栖息和繁殖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驿站。
02
近期,随着气温回升,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的淡水湖泊兴凯湖即将迎来全面开湖,景象美丽壮观。
01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