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个月,降准又要来?有何影响?

2022-11-25 16:31来源: 经济日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此次国常会提出降准的背景是什么?降准会带来什么影响?谁将是最大受益者?降准后是否会有进一步调节动作?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Q

  国常会提出降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国常会之所以提出降准,专家认为,是因为当前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稳固,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10月份社会融资和金融数据喜忧参半,社会融资和贷款增量均明显回落,虽然企业中长期贷款维持较高景气度,但居民贷款增长乏力。其中,住户短期贷款减少512亿元,同比少增938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新增332亿元,为今年5月以来最低,同比少增3889亿元,连续11个月同比少增。这反映出有效融资需求仍然不足,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因此,货币政策应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降准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此次国常会提出降准的原因有二:一是从宏观经济走势看,未来一个季度我国宏观经济压力犹存;二是从通胀走势看,未来一个季度通胀的下行压力大于上行压力。10月PPI当月同比为-1.30%,较前值下行2.20个百分点,自2021年1月以来首次进入负值区间,预计10月-1.30%的读数不是本轮周期的低点,中短期之内,PPI当月同比大概率还将继续下行。

  近日,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强调,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市场分析认为,在稳增长目标下,货币政策将会继续为实体经济的恢复发展提供相对充足的流动性支持,必要时可能会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

  Q

  如果降准会调降多少?

  A:考虑到货币政策稳健的基调,以及近年来珍惜货币政策空间等要求,有分析认为,此次降准可能只调降25BP。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即将迎来的降准幅度或与4月相同,同样为25个基点。今年首次降准是在4月份,当时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认为,本次降准将是一次全面降准,幅度有可能为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左右,其中一部分降准资金可能会被用来置换到期MLF,优化银行流动性结构。

  “11月末或12月降准可能性比较大,降准幅度可能在0.25-0.5个百分点左右。”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11月以来,全国多地疫情反弹,实体经济恢复受到一定影响,需求仍有不足,市场情绪不稳定,需要宏观政策通过降准等措施释放稳增长的积极信号,以增强金融市场信心,维持市场基本稳定,为实体经济企稳回升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Q

  降准会带来什么影响?谁将是最大受益者?

  A:本次国常会提及降准,释放了宏观政策向稳增长方向加力的信号,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对冲近期疫情升温对经济运行的扰动,助力今年底明年初稳增长保就业。王青表示,同时,当前国内物价形势温和,加之监管层汇市调控工具丰富,人民币有能力保持较强韧性,这意味着国内货币政策有条件“以我为主”。

  温彬认为,近年来,降准已经变成常规操作,其主要目的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也能实现逆周期调节的功能:一是配合财政政策,服务于专项债等加快发行;二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LPR下行;三是推动银行增加资金投放,加快信用扩张。

  也有观点认为,目前市场流动合理充裕,甚至一定程度上出现“流动性陷阱”,因此不需要通过降准来释放流动性。对此,董希淼表示,降准不只是向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的这一功能。降准具有三个方面作用:第一,向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维护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第二,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增强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持续性;第三,传递明确的政策信号,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因此,国常会要求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这不但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还能进一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主体预期,助力宏观经济稳步恢复。

  Q

  未来降准还有空间吗?

  A:近年来,降准一般由国常会先发声,而后央行在一周之内宣布降准措施,宣布时点一般在周五,今年4月便是如此。所以,本次国常会是今年第二次提及降准。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也谈及降准:2018年以来,累计实施了降准13次,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到了大约8%,共释放了长期流动性约10.8万亿元,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基本稳定在38万亿元到40万亿元之间,而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则从2017年末的近170万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60多万亿元,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是比较稳固的。

  展望未来,董希淼表示,作为近年来少数几个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之一,我国货币政策虽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但一直保持稳健的基调不变,并未超发货币,未实施“大水漫灌”等宽松手段。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还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而且我国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从10月数据看,CPI同比上涨2.1%,通胀形势温和可控,未来通胀压力并不大。因此,当前降准还有一定空间。

  Q

  降准后是否会有进一步调节动作?

  A:对于市场关心的是否降息,王青认为,本次降准落地后,12月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的概率大幅度上升。“除了流动性投放效应外,降准的一个直接作用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叠加9月以来商业银行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过程,我们判断12月即便MLF利率保持稳定,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几乎已成定局。可以看到,2021年12月和2022年4月降准后,LPR报价都在MLF利率保持稳定的背景下实施了下调。”

  王青判断,12月5年期以上LPR报价单独下调15个基点(0.1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更大。主要原因在于,近期楼市“金九银十”成色不足,部分头部房企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着眼于四季度及明年初稳增长、控风险,当前通过下调房贷利率推动楼市企稳回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增加。11月以来,以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措施和《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为代表,当前政策面稳楼市力度正在持续加码。如果说以上两项政策更多针对楼市供给端发力,未来下调5年期以上LPR报价则主要指向需求端。

  董希淼也认为,如果降准尽快实施,银行资金成本得以降低,银行减少加点的动力增强,12月20日LPR特别是5年期以上LPR有望下降。

  (策划/王玥 张倩 记者/姚进)

[责任编辑:张魏桔]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12
10日中午12时40分,该基地剖腹诞生了第一头克隆牦牛,体重33.5公斤。这头新出生的克隆牛犊个头比正常新生牛犊较大,全身通黑,能够正常行走,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12
入夏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 摄  7月8日,游客在恩施土家女儿城景区体验民族服饰。
12
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宣恩县城是一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国家4A级景区,穿城而过的贡水河两岸夜景远近闻名。
11
青岛老龙湾海域,船艇列队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青岛小麦岛附近海域,市民和游客乘坐帆船参加海上巡游活动(7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
11
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7月10日,在沈阳中街,游人从冷饮宣传海报前经过。近日,沈阳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11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 摄  作为我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90后”航天员,宋令东感慨:“打开舱门那一刻,就是圆梦时刻。
10
7月9日,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西河街附近转移受灾群众。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受强降雨影响,四川省泸州市部分地区受灾,当地迅速开展救援行动。
10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国内首辆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样车。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pagebreak  这是7月9日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展区拍摄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10
7月8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的《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分为八个部分,展出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面回顾抗战烽火、峥嵘岁月。
09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