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特派记者 柴智 郝浩宇
中国的大蒜、西班牙的洋葱、罗马的生菜、意大利的嘎啦苹果、卡塔尔当地的西红柿和鸡蛋……这是羊城晚报记者在多哈超市的首个购物清单。为了慰藉自己的“中国胃”,将多国食材进行“大杂烩”,总算做出了一顿中国菜。
在国外进行采访报道,对于中国记者来说饮食是最大的考验,再诱人的西餐烤鸡也不及一盘自己烹饪的中国菜,泡面、榨菜和辣酱是出国必备。在抵达多哈四天后,记者在采访途中偶遇超市,卡塔尔超市到底长什么样?连吃两天汉堡的“中国胃”已接近崩溃,好奇心和“思乡情”让记者第一次走进多哈的超市。
卡塔尔盛产石油和天然气,又处于沙漠地带,水比油更显珍贵,水果和蔬菜基本要靠进口,两者价格也就水涨船高。在超市中,水果区和蔬菜区是所有商品中展台最小的,水果种类相对齐全,但蔬菜则选择范围不多,青椒、茄子、西兰花目测并不十分新鲜,西兰花的价格更是超过20里亚尔一斤(1里亚尔相当于1.99元人民币),包心菜一斤8.5里亚尔,绿叶蔬菜更是又少又贵。
在记者看来,价格最亲民的当属中国大蒜和西班牙洋葱,3颗大蒜只花费1.07里亚尔,3个洋葱1.73里亚尔,记者暗下决定:未来一个月大蒜和洋葱将是主要采购对象。水果价位有高有低,6个意大利的嘎啦苹果花费6里亚尔。
在异国他乡,多国食材拼凑的西红柿炒鸡蛋和蒜蓉生菜,在记者眼中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大快朵颐之后,我们也正式迎来了卡塔尔世界杯的开赛。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