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王国辉,是一名1996年入伍、2013年退役的老兵。儿时我跟随父母在部队一起生活,当时的记忆已逐渐模糊。长大后,我才慢慢了解到,父亲服役期间6次荣立三等功。
我很爱看父亲当兵期间的老照片,这些照片融入了老爸17年的军旅青春。
第一张是伞训教员集训中,父亲首次跳伞着陆后的留影。那是父亲在空降兵部队服役的第一年,在伞训大队伞训教员培训班跳伞着陆后拍摄的。
照片上,笔直站立的帅小伙抱着红绿白相间的伞具,脸上洋溢着骄傲。
父亲说,跳这型伞要手动开伞,单兵跳出机舱后全凭自己拉伞,因此需要心理素质好、动作要领标准、空中异情处理得当。为了能跳这型伞,他把手咬破,向集训队交了两次血书。后来,父亲在集训中顺利完成考核,并拿到结业证。
第二张是父亲表达爱意的照片。身穿军装的他端坐着,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那年中秋节前,父亲把这张照片寄给了爱慕已久的女同学。为了给心上人留下好印象,他特意跑到照相馆拍照,寄照片时还顺带邮寄了一盒月饼。那位女同学,后来成了我的妈妈。
第三张是2000年元旦,父亲雪中站岗执勤时拍下的照片。父亲说,那天,由于当班的战友生病,作为班长的他主动代班。
第四张是父亲第一次随部队远赴广东参加实弹射击对抗演习时拍下的照片。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参加演习,也是他第一次来到美丽的南疆。威武的军列和美丽的南疆海滨风光相映生辉,让他和战友们无比激动。
第五张是父亲(左三)参加比武获奖的照片。那年,部队为了提升野外保障能力,掀起了大练兵、大比武、大考核热潮。父亲和他的战友代表所在部队参加比武。他们苦练磨合了两个月,最终获得炊事车单员野外保障第一名、个人刀工单项金奖和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
第六张是父亲即将退伍时在武汉原部队的留影。服役17年,他从毛头小伙成长为合格老兵,参加过十几次军事对抗演习和比武,经历了九八抗洪、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北京夏季奥运会安保等。
父亲说,是党和部队锻造了他的忠诚、担当和过硬素质。
父亲退役后选择留在武汉创业。后来他返回河南老家,带领父老乡亲种植蔬菜,3年间带动近500人成功脱贫。2020年疫情暴发后,他孤身一人将5吨“爱心蔬菜”送到武汉火神山医院。2020年2月24日、3月1日,父亲又分别带着30吨、130吨“爱心蔬菜”第二次、第三次逆行。
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为别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为国家尽责任的精神品格。(王鹏宇)
出品人:李学勇、李俊
监制:黄明、李砺寒、齐慧杰
策划:王逸涛、张汨汨、黄庆华
统筹:蔡琳琳、王慧、谭慧婷
编校:张瑞杰、郭中正、张骄瀛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联合出品
特别鸣谢
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
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司
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7月8日,广州市公安局“平安广州宣讲团”组织学生等走进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近距离感受水上警察装备和救援技能,在互动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据介绍,平安广州宣讲团成立至今已有10年。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宣讲活动,走进社区、农村、学校、企业、机关等场所,带给大家“听得懂、记得住、愿意主动传播”的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