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考14年后弃读上海交大,33岁男子准备第15次参加高考

2022-09-21 17:25来源: 新闻坊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别人的高考一生一次

  但今年33岁的唐尚珺

  却已经经历了14次

  这些年,唐尚珺曾相继被

  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

  广西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录取

  他都没有去读

  今年,他考了597分

  被上海交大护理专业录取

  但因为觉得专业不合适且发挥失常

  他再次选择复读

  为第15次高考做准备

连考14年后弃读上海交大,33岁男子准备第15次参加高考

  唐尚珺。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许多人对他的选择感到不解

  这种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

  对此,唐尚珺表示他也反思过

  有时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停留在高三

  也会感到害怕,觉得自己“耽误了”

  “如果再有选择的机会

  我应该早去读大学了”

  而在微博上,他又发文:

  “不试过,怎知其不可?

  纵使结果不如我所想

  亦是无怨无悔”

  因专业不合适未去上海交大

  澎湃新闻记者在南宁见到了唐尚珺。放弃去上海交大报到后,唐尚珺在出租房内重新备考,每天看书、刷题、纠错……他说,自己比较自律,每天早上六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左右睡觉。

连考14年后弃读上海交大,33岁男子准备第15次参加高考

  目前,唐尚珺在广西大学附近租房,备战第15次高考。受访者 供图

  唐尚珺说,他是理科生,第一志愿是农学,第二志愿才是护理,“按照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农学应该是可以录上的”。放弃的另一个因素,是不甘心。唐尚珺自认今年发挥有点失常,成绩排广西全区6000多名,他考得最好的一年是2019年,排广西全区3000多名。

  唐尚珺的哥哥、姐姐很生气,因为去年唐尚珺跟他们保证过,“不管怎么样,(2022年)一定会去读大学”。唐尚珺的朋友何汉立认为,如今的唐尚珺“骑虎难下”,年纪大了读出来也难找工作,读什么专业确实非常重要。但何汉立也劝唐尚珺去读上海交大,他怕唐尚珺“考得越来越差”。

  高考14次的农村学子

  1989年出生的唐尚珺,在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一个偏远山村长大。他是家里的老幺,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因为超生,父亲丢了乡村教师的工作,一家人靠务农为生。

  唐尚珺说,哥哥、姐姐都没怎么读书,而他小时候的成绩很好,曾考过全乡第一。然而到县城读书后,唐尚珺的成绩落后了。

连考14年后弃读上海交大,33岁男子准备第15次参加高考

  唐尚珺已参考14次高考,曾多次被名校录取。受访者 供图

  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高考,考了372分,没有上本科线。唐尚珺的父亲得知这个成绩后很失望,唐尚珺也不想读大专,遂踏上第一次复读之路。

  第二年,唐尚珺考了405分,被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到南宁实地看过这学校,觉得不是我想读的大学。”于是,唐尚珺决定再次复读。这一次,家人提出反对,于是他便谎称在南宁读大专,这一骗就是六年。

  这六年里,他又考了6次,成绩一次比一次好:2011年,475分;2012年,505分;2013年,530分;2014年,573分;2015年,587分;2016年,625分。

  从大专到三本,再到二本、一本、上六百分,唐尚珺的高考成绩逐年提高,这种进步是他坚持复读的动力。

  2016年,高考成绩第一次上六百分的唐尚珺,被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同年,唐尚珺的父亲确诊肺癌。觉得自己考得不错,唐尚珺跟家里人坦白了,随后却又返回复读。唐尚珺说因为看到有民营高中的招生信息说,考上600分可以奖5万,他心动了,觉得可以通过复读为父亲挣点治疗费。

  接下来两年,唐尚珺的高考成绩分别是570分和619分。

  2018年,唐尚珺的父亲因病去世。父亲的治疗费用主要是哥哥、姐姐出的,没有用到他的高考奖金。后来哥哥不停试探,问他是不是不在中国政法大学读书,他才告诉了家人自己仍在复读。

  之后的三年,唐尚珺的高考成绩分别是646分、619分、591分。成绩在600分上下起伏,他一直未止住复读的脚步。连续复读十余年,唐尚珺没觉得“难熬”。他说,没有那种身心俱疲的感觉,更不存在精神问题或抑郁。

  从小想考清华

  但并不是“非清华不读”

  唐尚珺的微博认证信息写着,“为上清华复读13年考生”。唐尚珺称,这不是他的本意,是微博建议他这样写的。

  唐尚珺直言,“考清华”确实是他从小到大的梦想,但不是“非清华不读”。“考了那么多次,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努力了这么多次,唐尚珺似乎放下了对清华的执念。

  唐尚珺称,自2014年开始,他就再没从家里要过一分钱。早期,为了挣钱维持复读的开支,他暑假去广东打工,平时做家教,过得异常艰辛,有时还要借钱。后面,他在民营高中报考,由于成绩还不错,每年能获得一点奖金。奖金最多的一年就是今年,有8万元。

  “我平时的开销很小,一年花两三万左右,奖金能维持我的生活。”唐尚珺说,逢年过节,他给母亲一点钱,一般春节给2000-3000元,中秋给1000元。

  有网友质疑唐尚珺:会不会是为了奖金不停复读?唐尚珺回应说,“我的成绩没那么好,不是能考上清北、一年能拿几十万奖金的人,我的奖金刚刚能维持我的复读生活而已。”

  “有些东西错过了就错过了”

  2016年,纪录片《高十》在广西电视台播出,唐尚珺的经历进入公共视野,也让他饱受争议。

连考14年后弃读上海交大,33岁男子准备第15次参加高考

  纪录片《高十》中唐尚珺在复读的场景。视频截图

  不少网友理解不了唐尚珺的坚持与选择,认为他是“现代版范进”,既浪费了自己的青春,也浪费了教育资源。

  唐尚珺回应称,网上的争议他基本都清楚。他本人确实有固执的一面,不太受外界的影响,但这些非议会传播到他家人身上,让他不堪其扰。

  “如果再有选择的机会,我应该2016年就去读大学了。”唐尚珺坦承自己走了“弯路”,“当年我也不懂,家里没有大学生,也没人引导我,我都不知道可以通过考研读清华,还一根筋想通过高考上清华”。

  如今回过头看,唐尚珺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有些东西错过了就错过了”。

连考14年后弃读上海交大,33岁男子准备第15次参加高考

  今年9月初,唐尚珺发布微博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唐尚珺的想法是,明年考得好的话就去读大学,要是考得不好,可能会再复读,或者直接不读了,去做点其他事,如返乡创业。

  9月初,唐尚珺在微博发了一段文字,表明了自己当前的心迹。他写道:

  “诚然,现在的生活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窘迫的境地。犹如困在泥潭中,抬起一只脚,另一只脚又陷入更深。我如何不想脱身。迈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开始。做过的事,走过的路,这都是我自己的选择,一路走来,不觉已十余载,也会感慨唏嘘,此间奋斗,认识到个人能力的局限,非努力可以。虽梦难圆,但你的付出和努力会让你变得更好。我也想过假如当初如何如何,那么今日又如何如何,可人生又哪来的这么多假如?有当初的因,方有今日的果。不试过,怎知其不可?纵使结果不如我所想。亦是无怨无悔。”

  澎湃新闻(记者 李世倩)

[责任编辑:季爽]
阅读剩余全文(
为你推荐
7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夹浦镇长平村一处葡萄基地,党员志愿者、民兵帮助农户排水通渠。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已于7月30日凌晨和下午在浙江省舟山市和上海市奉贤区先后登陆。
31
7月26日至30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飞虎队老兵后代及多所飞虎队友谊学校的师生访问湖北。
31
夏日时节,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植被茂密,气温适宜,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避暑休闲。
31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
29
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盛夏,内蒙古各地草原迎来最美的季节。
30
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近日,持续降雨过后,位于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30
当日,“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揭幕。展览展出了近年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雄安古州城遗址开展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展出相关出土文物百余件,其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修复的唐代龙首、战汉时期陶量等珍贵文物首次以修复完成状态向公众展示。
29
当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办的“三个中心 一个高地——服务国家战略赋能香港未来”主题展览在乌鲁木齐开幕。
29
夜空上演火星伴月,微微泛红的火星与一弯蛾眉月近距离相伴。
29
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新华社发(王亚鹏 摄)  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
28
载入更多资讯
返回
返回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