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成都市卫健委主任杨小广介绍,成都本轮疫情,新增病例自8月26日开始上升,在8月29日达到峰值后,9月8日开始,每日新增病例在100例以下。近两天,新增病例已降到50例以下,疫情形势整体向好。
9月6日,成都发布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的通告,实行分区分类分级管理,目前攻坚工作正稳步推进中。
杨小广介绍,9月1日以来,成都市已经顺利进行了11轮全员核酸检测,总体来看,虽然新增报告病例数呈波动下降趋势,但每日仍有社会面检出的病例,全市防疫措施仍不能松懈。
已有序恢复生产生活区域的公交
将加大频次和车次
成都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清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目前地铁全线网首末班车时间不变,将动态调整运力,适当增加车次。
公交方面,已经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的区域,将有序加大频次和车次,接驳机场、火车站的跨区公交线路继续运营,其他跨区县的公交线路将优化组织。
共享单车方面,将加大运力调度频次,保证重点点位的服务。
市民需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
会上,成都市交通局副局长王清宇介绍,交通运输部门严格落实行业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BRT站厅、地铁站等重点交通场站乘客测温、亮码扫码、充分消杀、口罩防护等4个100%的防护措施。
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从业人员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健康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凭电子通行证、工作证,包括交通运输部门合法的服务资格证或单位证明,以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出入小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王清宇提醒,成都市民进出各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返蓉人员在完成入川即检后,持始发地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他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确有出行需求的市民应尽量做到“两点一线”,主动配合疫情防控检查,遵守扫码亮码测温等各项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极个别人员违规外出流动
导致疫情继续传播
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范双凤介绍,本起疫情自8月29日以来,每日新增病例在不断下降中,总体来说,疫情形势是在向好发展。最近这两天,每日新增病例报告已经低于50例,防控形势发展比较符合预期。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每天仍然有检出新增的社会面,通过流调分析发现,极个别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居家的要求,违规外出流动,导致了疫情的传播。
9个区域仍然执行严格管控
市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范双凤提醒,目前成都市高新南区、武侯区、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区、双流区这9个相关的区域,仍然执行比较严格的社会面管控措施,在这些区域内居民原则是要居家的,非必要不外出。
特别要提醒的是,涉及到一些个体工商户,按照当前防疫要求的规定,除了社会保供类的这样一些人员持有通行证明之外,其他的经营业主是不能进行营业的,所以也再次提醒个体工商户不要违规外出营业。
另外除了上述9个区域之外,成都市的15个区域已经在逐步恢复生活生产秩序,在这些区域中的市民朋友也要注意,除了这种生活保供类的工作人员持有相应的证件可以跨区通行之外,其他人员原则上不能够离开所在的行政区域,我们也鼓励大家仍然能够维持相对简约的生活状态。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各行业制定细分领域务实管用措施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强行业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据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坚峻介绍,市发改委与经信、商务、交通、邮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协同,建立了行业疫情防控组专班工作机制,坚持做好常态化每日调度。结合各行业特点和防控实际,科学研判各薄弱环节传播风险,加强定期通报,压实防控责任。推动各行业及时制定细分领域务实管用措施,例如工业领域推行“防疫泡泡”模式,科伦药业在成都所有生产线闭环管理高效运转,7个生产厂区均实现满负荷生产,高质高效保障社会医疗需求,通威股份三个基地生产全线开满,预计全年产能突破70GW;各行业“白名单”机制也为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保重点、保民生、分批次
持续推动全市重大项目建设
目前重大项目建设进展如何?据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坚峻介绍,市发改委会同住建、交通、经信等部门,及时梳理、分批确定有序复工重大项目清单,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项目建设提供支撑。比如,新津区指导重点项目成立综合协调、施工保障和后勤服务3个应急小组,全力保障场内施工、管理人员生产生活,全区统筹成立服务专班,优先解决重点项目困难问题,区域内重点项目恢复建设情况良好。
同时,实施闭环推进。印发《成都市重点建设项目疫情防控指南》,加强全要素、全流程疫情防控指导,比如李家岩水库、中创新航等175个重点项目探索完善应急方案,加强施工人员、建材物资储备,及时启动闭环建设,有效避免工期损失,较好应对了本轮疫情冲击。
通过网络会议、云上评审、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等方式,推动一批重大城市功能支撑项目取得突破,市域铁路成眉线初设审查和概算批复加快推进,三坝水库、彭州燃气调峰电站等重大项目有望10月开工。
此外,华西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天府国际生物城医学检验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立项批复和方案完善,成都健康医学中心一期等11个卫生项目加快建设,天府国际健康服务中心、正兴方舱医院、市公卫中心应急病房、市临床检验中心等4个疫情防控重大应急工程已建成投用。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雷远东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点击右上角QQ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QQ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